返回第423章 户部海外的粮食怎么还没到啊!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过当然,自从朝廷收伏了郑芝龙,打败了建奴的水师之后,曹友义就收手了,因为他害怕被人抓到把柄,落得个夺职罢官的下场。

正是有了这番经历,他瞬间就察觉到了这次的非同寻常,直觉告诉他,朝廷应该是打算对解除更多的海禁了,不然也不会让这支商队亲自押送货物到京城去。

这很明显就是要让所有百姓看看海外的物产是多么丰富,和海外做生意会得到数不清的粮食和银子,这样一来就可以制造舆论,朝廷里那些反对开海的文武官员也不会再说些什么反对的话了。

一时间,曹友义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景象,海外贸易的繁荣将给大明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而且这种事情对于曹友义这种水师将领来说,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毕竟在这之前,大明的水师其实一直不怎么受重用。

主要还是因为大明水师曾在与建奴水师的战斗中遭遇失败,那是一场惨痛的战役,让水师的名声一落千丈。

再加上大明一直实行海禁政策,海上贸易受到严格限制,水师也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唯一用到他们的,便是防止建奴水师来进攻沿海城市。

当然,这么说也不完全正确。

因为前几年的时候,沿海地区都在闹倭寇,天津这边多少也会有一些倭寇的侵扰。

那些倭寇如同鬼魅一般,时不时地出现在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的职责之一也是对付这些倭寇。

不过最近几年,倭寇已经销声匿迹了,这就更显得他们这些水师部队可有可无了。

因此除了一些主力部队之外,其他的一些普通水师士兵平日里也没事干。

他们有的无所事事地在军营里闲逛,有的甚至还要在码头充当苦力,搬运着各种货物,以维持生计。

但要是朝廷一旦全面解除海禁的话,那么这些人就会重新得到重用。

他们将肩负起保护海上贸易航线、打击海盗等重要任务,成为大明海上安全的重要保障。

想到这里的时候,曹友义的心中不由得有些激动了起来。

因为这样的话,他这个天津总兵也会得到重用以及很多实质性的好处,毕竟他可是掌管着天津的水师部队。过往的商人肯定会来打点他,光是这笔银子,估计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对面的郑芝麟和郑芝凤自然也是将曹友义的反应看在了眼里。

他们看着曹友义那兴奋而又期待的神情,知道这家伙肯定是想明白了这些事情。

不过他们其实也并不在意,毕竟这件事情马上就要被提上日程了,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当下,郑芝凤便笑着说道:

“曹兄弟,你也不是外人,咱就把话挑明了吧,虽然陛下还没有明说,但是根据我家大哥的推断,朝廷应该是会全面解除海禁的,到时候你这个天津总兵肯定会得到重用,毕竟这天津港口可是通往京城的门户,兄弟,你以后肯定是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啊。”

曹友义听到这话,心中一阵狂喜。

他知道这兄弟二人确实没把他当外人,当然这也得益于以后他们还会经常到天津港口,所以需要和他搞好关系。

不过在他看来,这也是双赢的事情。

于是乎下一秒,曹友义赶忙举起酒杯,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说道:

“两位兄弟真是客气了,能和你们兄弟相称,这也是我曹某人的福气,以后但凡有用得着兄弟的地方,尽管开口便是,来来来,喝酒!”

下一秒,三只酒杯碰到了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酒液在杯中微微荡漾,仿佛预示着他们即将共同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还未完全亮透,天津城还笼罩在一层淡淡的薄雾之中。

而在曹友义的帮助下,数千辆牛车马车已经被召集了起来。这些牛车整齐地排列在港口,随时准备运送货物。

码头上的工人们则是忙碌地将从海外运来的粮食一袋袋地搬上牛车和马车,他们的脸上虽然带着疲惫,但却充满了希望。

毕竟他们大多数都是苦力,吃的就是这碗饭,而且郑家现在几乎等同于皇商,给的银子也多,而且从不克扣,他们干起活来自然也会更加卖力了。

忙活了大半天之后,船上的粮食其他货物总算是全部都被装上了牛车和马车。

随着一声令下,这些牛车和马车缓缓启动,拉着沉重的粮食开始向京城进发。

长长的车队如同一条巨龙,在蜿蜒的道路上缓缓前行。

与此同时,画面再次回到京城这边。

此时的户部,正处于一种紧张而又忙碌的氛围之中。

户部的官员们一个个眉头紧锁,在户部的衙门里来回奔走。

他们都在等待着海外粮食的消息,毕竟今年朝廷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没有这些粮食可不行。

眼下朝廷既要向辽东提供粮食,以支持那里的军事行动和灾民,还要向陕西、河南、甘肃等受灾的地方提供大量粮食,帮助那些受灾的百姓度过难关。

除此之外,朝廷之前在蒙古一带驻军,这些地方同样也需要大量粮食来维持军队的供给。

而仅凭借大明本地的粮食肯定是不够的。

大明虽然地域辽阔,但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要是没有这些从海外运来的粮食的话,今年的日子恐怕是不好过了。

此时此刻,户部尚书倪元璐正坐在一张宽大的书桌前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正思索着这件事情。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的情景:

比如粮食在海上遭遇了风暴,沉入了海底。

比如粮食被海盗劫持,全军覆没。

又或者发生了什么别的事情,导致运输延误。

毕竟以往这个时候,户部早就接到了命令,然后开始召集人手去天津港口准备搬运粮食了。

结果眼下都这个时候了,天津那边还没有消息,这不由得让人有些担忧。

倪元璐深知,这批粮食要是不到的话,没准今年京城里会闹饥荒。

一旦京城闹起饥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百姓们将会陷入饥饿和恐慌之中,社会秩序也会陷入混乱,真要这样的话,那他这个户部尚书可就没法当下去了,不仅会遭到皇帝的斥责,还会被天下人唾骂。

突然就在这时,一个户部官员匆匆地跑了进来。

他气喘吁吁,脸上满是焦急的神色。

倪元璐看到那人,当下便赶忙问道:

“怎么样?粮食的事情有消息了吗?”

那官员听到这话,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