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0章 故地重游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资料丢的这么厉害?”何雨柱道。

“比你想的更严重,技术资料也丢了一部分,也不知道哪个混蛋干的。”老方恨声道。

何雨柱一脑门子黑线,技术资料他拿走的,就是怕弄没了,不过他又不能直接拿出来,想别的办法稍微补偿一下吧。

“解决了就好,不然以后都是麻烦。”何雨柱道。

“对了,红霞那边问你去哪了,你明天有空去一趟她家,应该是你找她办的事情有消息。”

“好。”

第二天何雨柱拎着两只烤鸭去了王家,被王红霞好一个埋怨,说他乱钱,没办法勤俭节约是刻在骨子里的。

饭后王红霞单独找何雨柱聊了一会。

王红霞那边的进展比预想的要顺利。

户籍的事情,她找了街道的老同事,翻阅了旧档案。

何雨柱一家的户籍记录确实还在,只是当年因为找不到人了标注了“失踪”,这在这个年代也很常见。王

红霞以“落实政策,恢复户籍”为由,很顺利地将何雨柱和何雨焱的户籍恢复了,依旧落在了95号院,不过户口本的户主变成了何雨柱,等于重新做了一本。

只不过哥俩的职业栏上都是无业。

新的户口簿拿到手时,何雨柱心里就踏实了不少。

房子的事何雨柱没问王红霞就说了:“房子都有人住,现在政策还不明朗,没什么人买卖房子,需要等过一阵再看看。”

“霞姨,你等一下。”

“你干嘛去。”

“我出去拿点东西。”

等何雨柱再进来,拎着过来时候背着的大背包,打开背包他就往出掏钱。

“行了行了,别掏了,你这是干嘛?”王红霞看着那一摞摞的大黑十,眼皮子直跳。

“霞姨,你不用误会,我可不是贿赂你,这是买房子的钱。”

“哪能用这么多,现在一套房子才多少钱。”王红霞看那包的大小,失笑道。

“霞姨,你听我说,这可不是光买回95号院的钱,我还想买点房子,至于买哪里您到时候看吧。”

“你买那么多房子干嘛?”王红霞没好气道。

“还没想好,不过如果政策松了,您手头要是有钱也可以多买几套,家里那么多孩子,以后总得有地方住吧。”何雨柱隐晦的提醒了一下。

“你觉得以后房子跟商品一样了?”王红霞干了那么多年街道办,最早还是军管会管接收房子和分配房子的,一点就明白。

“嗯,这是趋势。”何雨柱点头。

“你这有多少钱?”王红霞指着大背包道。

“五万块。”

“妈呀!”王红霞捂住了嘴,她和老赵俩一辈子也就攒了大几千块,这还是孩子都有工作。

“要是现钱不方便,我明天去存了,到时候把本给您。”何雨柱道。

“你赶紧存了吧,这么多钱,万一丢了呢,你不会坐火车都带着吧。”

“怎么可能,我跟香港中银关系不错,国内他也给我们开了户,这都是来四九城后取的。”何雨柱小小说了个谎,那都是对公的,他取太麻烦了,这都是六六年走的时候弄的,空间还有不少呢。

王红霞打开背包往里面看了一眼:“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多钱,你小子是真胆大,弄这么多钱带身上。”

“那我明天去存了,分几个银行存。”

“那样最好,你既然信任姨,那姨就帮你办,每笔账都会记清楚。”

“您家要是自己买房子钱不够尽管用。”何雨柱道。

“不用,我和你赵叔还有点家底子,再说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可管不了那么远。”王红霞道。

何雨柱竖起大拇指:“您老想得通透!”

“得了吧,我这是有心无力了,马上就该退了,以后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吧。”王红霞笑道。

“等你和我赵叔退了,就去申请申请,去香江住一阵子,我好好招待招待你们。”

“到时候再说吧,老赵想出去‘难’。”

何雨柱的大包又原模原样的背了回去,第二天哥俩分开银行分开户头一共存了十个存折,共计十万块钱。

去办存钱的时候,可把银行的高兴坏了。

然后何雨柱带着何雨焱,叫了个三轮走了一趟南锣鼓巷,路过95号院的时候,何雨柱远远就看到了一个戴眼镜的干巴瘦老头,喃喃道:“几十年了,还当门神啊!”

“谁啊?“何雨焱道。

“前院的阎老师,你还有印象吧?”

“有点印象,门口那个就是?”

“对。”

“哥我们不进去看看?”

“不看了,看了徒增烦恼。等将来真能拿回来,清静了再看吧。”何雨柱摇摇头。

“哦!”

三轮车路过广亮大门的时候,阎埠贵正好抬起头,看到车上的哥俩,他不敢相信,摘下眼镜揉揉眼睛,疑惑道:“难道是我眼了,我这是看到了谁!”

正在这时,门里出来了个中年妇女,有点嫌弃的看了一看阎埠贵问道:“爸,您看见啥了?自己嘀咕什么呢?”

“啊,于丽啊,我好像看见柱子了?”

“哪个柱子?”

“中院住的何雨柱啊。”

“您眼了吧,他们一家子不早就失踪了么?”

“应该是眼了吧,刚刚有辆三轮子过去,车上坐的人我看着像。”阎埠贵也不确定,只好道。

“行了,我去饭店忙了,您继续看大门吧。”于丽拧哒拧哒走了。

到了饭店于丽把这事当笑话跟闫解成讲了,闫解成嗤笑道:“那一家子是死是活还两说呢!”

第二天95号院,就出了个阎埠贵撞鬼的传闻,好悬没把阎埠贵气得蹬腿。

其实何雨柱哥俩不知道的是他们在路上还碰到了一个人,因为那人正在扫大街,正是老贾家的棒梗。

晃晃悠悠哥俩已经在四九城待了快十天了,存折何雨柱给王红霞送去了,还带着何雨焱看了她嫂子上过的大学。

他老爹干过的单位,还有何雨柱和何雨水的母校等等。

这天傍晚,何雨柱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赵振华打来的。

“柱子哥,没打扰你吧?”赵振华的声听起来有些兴奋。

“没,有事?”何雨柱问道。

“是这样,我这边已经初步确定了,非常希望能与黄河集团就越野车技术引进进行合作。我们草拟了一个初步的合作意向框架,你看.”

何雨柱笑道:“这样吧,明天上午我有空,还是去你母亲那个小院吧,那边清静。就你一个人来,我们先聊聊看。”

“好好好!没问题!明天上午九点,我准时到!”赵振华连忙答应。

第二天上午,赵振华准时带着厚厚一沓材料出现在了小院里。

然后二人就进了书房,至于何雨焱,这段日子也算熟悉了,他对做生意没兴趣,就自己跑出去玩去了,说是要自己逛逛。

“柱子哥,这是我们初步拟定的意向书,我们厂对引进贵公司的越野车技术非常重视。我们认为,这是快速提升我们产品水平和制造能力的一个绝佳机会。”

何雨柱接过文件,并没有立刻翻阅,而是笑了笑:“先别急,振华。合作是双向的,说说你们最看中我们什么,又打算怎么合作?”

赵振华深吸一口气,显然早有准备:“技术!主要是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底盘技术和整车装配工艺。前期我们希望能先采用零部件进口组装的方式,然后我们会慢慢消化技术,逐步实现国产化。”

何雨柱点点头,这才翻开意向书,目光快速扫过关键条款。

里面涉及了技术转让范围、合作年限、零部件采购、技术培训、外汇平衡等方方面面,框架搭得似模似样,但很多细节还很粗糙,条件也更倾向于他们厂。

大略看了一遍,何雨柱放下文件,语气平淡道:“想法不错,但有几处需要明确。第一,技术使用费的支付方式,单纯按车产量提成不够,前期需要有入门费。第二,国产化进程必须有明确且硬性的时间表,毕竟我这边的技术人员不可能一直在你这边。第三,关于共同研发,这个暂时还是算了吧,等你们消化了前期的技术,我们再来谈这个。”

赵振华赶紧拿笔记录,不过眉头却怎么也舒展不开。

何雨柱等于是提高了合作的门槛,可是他现在真的申请不下来像柳州拖拉机厂那样的合作模式,只希望何雨柱能够顾念旧情这一刀宰的轻一点。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