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0章 发展  无限神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毕竟刚才说了,此世格局,宛若死水,根基不深,实力不强,不能做太出格的举动,否则必招大祸,乃至灭顶之灾。

神祗不灭,长生久视,瀋河又有时间流速,虽然没有熬个几千几万年的打算,但依旧可以徐徐图之,不必做那一时之爭。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有神术肥地与肥料滋养,钱粮的问题暂时不用愁了。

那接下来便是高筑墙,尽力提升自身与小黄村的实力,阴间阳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强。

毕竟阴阳有隔,神祗也难干涉,別说他一个不入流的村土地,就是入了品的县城隍,乃至六四品的府城隍,给人在阳世之中破山伐庙也一样毫无办法,除非敢触犯天规,动用神力灭杀凡人,但那也会遭到香火愿力反噬。

这也是神道的一大短板,由香火成就也受香火限制。

为了避免以后有人在阳世对他动手,搞人道屠神,破山伐庙那一套,瀋河必须要让小黄村与宋家拥有一定程度的武力。

这一点他已经在做,宋家九子之中,三子宋武与四子宋英喜好舞刀弄剑,虽然资质一般,悟性平平,但前期也足够用了。

瀋河在梦中传授了他们一点武朝世界的凡俗武功,没有到帝国高武那个级別,因为怕引起关注虽是凡俗武功,但只要资粮供给足够,最高也能修炼出真气,成为二境武者。

此方世界,天地本源,九成都在生灵神魂之中,所以香火供奉的神道大昌,而精气为凭的仙道武道则前景黯淡,瀋河估摸著三境罡气武者,在这个世界就可谓绝顶的武道大宗师了。

就宋武宋英那资质,瀋河不指望他们修成罡气,甚至不要求他们修成真气,能够练出內力,便足够保境安民了,毕竟小黄村这穷乡僻壤,也不太可能遭遇到什么大凶险,最多就是山匪强盗之流袭扰。

如此这般..

数月过去,已到金秋时节。

夕阳西下,炊烟裊裊。

小黄村外,田地之中,一片金黄,秋风拂来,如浪涌动。

正是成熟的稻穀。

金阳府地属江南,民以稻米为主食,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宋家迁至小黄村已有数月,数月前赶著最后的时间,种下了一季的稻子,如今刚好秋收。

宋文站在田垄之上,看著一片金黄的稻穀,还有在田地中忙碌的几十名长工与佃户,心中满是丰收的喜悦与满足。

数月时间,他已从当初那白胖的官宦子弟,变成了如今有些粗的农家汉子,晒黑了不知多少但他浑不在意,走到田间,捧起一株稻穀,只见稻穗饱满,粒粒分明,还透著一股淡淡的稻香。

这是他与村民数月辛劳的收穫,更是宋家与小黄村发展的根基与希望。

看著那饱满的稻穗,他仿佛又回到了多年之前,父亲还没有考上举人的时候。

那时的他,也是农家子弟,秋收之时全家上下,除了读书备考的父亲,其他人全都要下地干活,帮忙收割稻穀。

他也不例外,跟著母亲还有爷爷奶奶一起,在这田中劳作,虽然很是辛苦,但也有一种別样的美好。

可父亲中举之后,这般的美好便逐渐淡去了,虽然日子好过了许多,但爷爷奶奶还有母亲接连离世,让他逐渐成长,也逐渐孤独。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他养成了土財主一般的个性,对钱財之事极为看重,为爭家產更是不惜与兄弟姐妹反目成仇,因为钱財已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意义。

但经过那一系列变故,在父亲那强有力的“爱护”之下,他有了更高的目標与追求。

人生算什么,不过短短几十年。

神生才是王道!

他也要成神,跟老爹一样成神。

可怎么成呢,也去科考吗?

他这文采,显然不行。

只能紧抱大腿,靠著先人庇佑。

所以,人到中年的他,又奋发图强起来,找回了拼搏的动力。

如今,就是成果初现的时候。

来到田头,眾人忙碌,將收割好的稻穀捆好过秤,秤旁还摆著一座桌子,二弟宋才正在提笔记录。

宋文走上前去,向几个佃户询问:“今年这收成怎么样?”

“大丰收啊东家!”

“这村子的田都是上好的熟田,我们晚种了几日,最后还能收这么多!”

“我看了看,每亩地起码比平常多收了几十斤,三百多亩就多出两三千斤,这可不得了哩。”

“看来今年能过个好年了!”

几名佃户你一言我一语,满是汗渍的面上,流露著丰收的喜悦与未来的嚮往。

“好!”

宋文点了点头,也是十分满意,直接向眾人说道:“我们小黄村能有这样的丰收,全靠土地神庇佑,今年不过刚刚开始,来年还会有更大的丰收,有更好的日子等著我们,所以我宣布,今年所有人的工钱涨一成,秋收之后村里办庙堂,摆酒席,大家一起祭拜土地神!”

“好!”

“东家大气!”

“土地爷神威!”

听到要涨工钱,还有酒席吃喝,一干佃户更是眼亮起来,对著宋文就是一阵吹捧。

宋文摆了摆手,压住眾人话语:“这地里的事固然重要,但书上的事更加重要,村里的私塾已经筹备好了,祭完土地爷就正式开办,到时让你们的子女都来上课,日后考取功名,光大我们小黄村。”

“这个—————

眾人听此,却是迟疑,面面相了一阵,才见一人言语:“东家,姑娘家的就不用去了吧?”

“嗯!?”

宋文眼神一漂,直接看向此人:“为什么不用,又不要你们钱,村里还供吃喝。”

那佃户扭捏说道:“话是这么说不错,可常言道女子无才便是德”

话语未完,但宋文已明其意,

虽然村里这私垫的条件很不错,不收学费还供吃喝,但作为农家百姓,他们的一些观念还是扭转不过来,认为女子读书並非好事,既不能像男子一样考取功名,还可能变得不好管教,甚至很难嫁娶,供的那一顿吃喝,也未必及得上其在家里的劳动力。

所以,他们不愿让女儿来。

说实话,宋文对此,也不是很理解。

哪怕在县城,女子读书的事情也十分少见。

但这里不是县城,而是小黄村。

土地神发话了,別说女子,就是一条狗,它也要到私塾去坐著。

所以.—

“哼,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

宋文冷哼一声:“这私垫乃是土地神授意开办,意在教化小黄村村之民开智明理,你们不让自己的女儿去,是不把自家女儿当我小黄村之民,还是不把土地神放在眼里,置若罔闻?”

“这—”

“不敢不敢!”

几名佃户听此,立马跪倒下来。

“哼!”

宋文冷哼一声,伴装大怒之象:“我丑话说在前头,私塾开办之后,无论男女都要去上,且庙祭之时女子也要去祭拜土地神,敬奉香火,要是你们谁从中作梗,阻拦不让,恶了神明,坏了村规,那別怪我將他扫地出门,今后不许再踏入我小黄村半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