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1章 吕惠卿与王韶【求月票!】  大宋文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吏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襟,深吸一口气,然后才轻轻推开那扇虚掩的门扉,侧身对陆北顾和崔文璟低声道。

“请进。”

厅堂内灯火通明,暖香浮动,丝竹悠扬,乐师正在清弹。

宽敞的空间里摆了二十余张食案,引人注目的是,这里到处都是应季的鲜盆栽。

主位空悬,显然主人尚未入席。

下首已坐了七八人,大多是些衣着华贵、面带矜持笑容的中年人,应是江陵府本地有头有脸的缙绅,但他们的笑容下,似乎也藏着不自在。

显然,他们也是“不得不来”。

陆北顾和崔文璟被那书吏引到靠近角落的两张食案前,旁边就摆着好多鲜盆栽。

食案旁侧两桌也已坐了人,看年纪和装束与他们一样,也是风尘仆仆的士子模样,背着行囊,脸上同样带着被强行“请”来的无奈。

书吏低声交代一句:“坐这里便可。”

随后,便匆匆退下。

陆北顾和崔文璟放下沉重的笈囊,对着那两位先到的士子拱了拱手,算是打过招呼。

那两人也连忙起身还礼,脸上挤出苦笑。

“二位仁兄。”

其中一位身材中等,面容清癯,看着二十来岁,操着一口带着明显闽地口音的话语,率先低声开口:“也是被那城门吏‘盛情相邀’而来的?”

另一位则身材高大些,肩宽背厚,眉宇间带着一股子不同于寻常书生的英武之气,同样二十来岁,却只是闷头不说话。

“正是。”崔文璟叹了口气,苦笑道,“在下泸州崔文璟,这位是同乡陆北顾,皆是赴京赶考的举子,不知二位仁兄高姓大名,籍贯何处?”

那闽地士子道:“在下福建举子,姓吕,名惠卿,字吉甫。”

“江西举子,王韶,字子纯。”

那英武士子终于开口报上姓名,声音低沉有力。

吕惠卿!王韶!

陆北顾在听到这两个名字的瞬间,只觉得脑袋里“嗡”的一声。

他的目光在眼前这两位还带着旅途风霜的年轻士子脸上来回扫视,试图将他们与他脑海中那些叱咤风云,搅动北宋中后期政坛和疆场的巨擘形象重迭起来。

吕惠卿!

陆北顾先是看着眼前这个眼神锐利、带着闽地口音的清癯青年,这就是那个未来的“拗相公”最倚重的助手?

这是一个在后世史书上与“奸佞”、“新党干将”、“王安石心腹”、“背刺小人”等标签紧密相连的名字,他在王安石变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却也极其复杂、充满争议的角色,被视为导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的关键推手之一。

陆北顾随后将目光转向旁边这位肩宽背厚、眉宇含锋的江西青年,此刻他一副被强拉来当陪客浑身不自在的样子。

王韶,是“熙河开边”的主要执行人,堪称大宋张骞,以文臣之身,深入羌蕃之地,纵横捭阖,拓地千里,从侧翼完成了大宋对西夏的战略包围如果不是金人的骤然崛起,他的灭夏战略几乎就要完成。

而无论未来成就如何,此刻的他们,也都只是赶考途中被地方小吏强行拉来,在宴会上充数的普通举子罢了。

历史的洪流,在此刻以一种极其荒诞不经的方式,将他们几人的命运暂时编织在了一起。

这让陆北顾恍惚间,甚至有了些许荒诞之感。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