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你不必担心!”李松也不知道万吨水压机多久能够建成,估计也要不了多久。
因为这个东西上级部门比自己还着急。
超大型钢铁厂,超大型化工厂,超大型的水电,火电,还有核电,盾构机,以及火车内燃机车!
飞机的核心零部件,不单单是战斗机,还有民用飞机都需要用到这个设备。
各行各业都等着这个国之重器,所以李松根本不去催。
国内钢铁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就受制于外国。
主要就是设备,还有技术方面的问题。
而且国外的设备到国内之后水土不服。
又让国外的财团发现了其中的原因,那就是国内的钢铁杂质多。
所以国外的财团又开始布局海外优质铁矿石原料。
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钢铁产业不但在技术上要被人敲骨吸髓,还要在原材料上受制于人!
因为用国内的原材料,用它的设备技术就无法生产出合格的钢铁,只能用进口的材料。
这其中小本子的新日铁,赚的是最多的。
一边卖技术一边卖设备,还一边在原材料产地投资。
也就是说内地建一个钢铁厂,他在这个钢铁厂身上要赚三份钱。
这个时期国内这些核心设备之所以没办法自己制造,就是因为缺少这样的国之重器!
哪怕你自己设计出来了,没有这样的国之重器,也没办法把设备制造出来,只有去买他的整套设备!
因为你单买他的核心设备,一方面他不卖,另外一方面就是你买核心设备,他不提供技术支持。
小本子在冶炼行业,本来就比内地发展的要早。
在二战的时候,小本子就能制造万吨级别的战列舰。
然后在二战之后,又因为半岛以及制衡肥熊,阿美转移了很多的技术装备。
因为那个时候阿美国内的钢铁产量已经过剩。
更别说阿美还从三德子那边抢了不少东西。
所以就把一些设备还有技术全部转移到小本子。
这也是二战之后小本子能够快速崛起的原因。
“嗯!”马工听到李松这样说,就没多问了。
“那我下次就把资料带过来!”李松准备下次就把直升机相关的技术带过来。
“好!”然后李松就在塔台上,看着星辉公务机进行地面测试。
李松不知道的事,他在港岛的一番讲话,在欧美国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引起轰动的就是李松说的众筹。
至于李松能够制造小型喷气式客机,还有弯弯封杀李松的事情,对于欧美国家这些民众而言,那都不算事。
因为欧美这些人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周围的情况,至于远东那边,那是属于边角料!
他们不会太关心边角料地带发生的事情。
李松承诺众筹制造螺旋桨小型飞机,价格只要现在市场售价的一半。
因为李松是委托采访自己的记者,进行众筹活动。
所以阿美这边的观众看到之后,就纷纷的打这个记者所在的公司的电话,咨询众筹的事情。
根据后世一些统计,阿美以及北边的枫叶国的私人飞机的保有量超过两万架。
这里面有超过百分之九十,都是螺旋桨小型飞机。
因为阿美很多大农场都会购买这种小型飞机,用来播种施肥,或者打农药又或者是打野猪!
另外阿梅很多农场距离城市较远如果开车的话,会很浪费时间,所以部分农场主会买小型飞机通勤。
另外还有就是牧场主,牧场主放牧主要是用私人飞机,牧场组的私人飞机包括两种,一种是螺旋桨固定翼飞机,另外就是小型直升机!
至于说北边枫叶国,很多地方完全就只能靠这种小型飞机,因为那边根本没办法修路。
从这一点上来说,就知道阿美对于小型飞机的需求。
现在一架小型飞机只要两万美元,市场价格的一半。
所以那些有计划买飞机的,肯定要打电话问问。
毕竟要便宜一半的价格。
而且这个还不是最终的价格,众筹的数量越多,成本越低。
根据这家电视台的报道,他们在一天之内接到了一千二百个咨询电话,并且还有更多的咨询电话打进来。
阿美这边的小型飞机制造商就着急了,就纷纷的在报纸上发文,然后在电视台上找专家来吹水!
反正就是说这件事情不可能,还有就是说李松说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噱头。
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想试一试。
因为众筹条件说的很明白,那就是先登记,如果有一百个人众筹的话,对方才制造样机!
样机制造出来验收合格之后才会继续批量化的制造。
也就是说在这架飞机被验收之前,所有人只是需要简单登个记而已。
并不需要大家付出一美分。
这名记者所在的电视台明显发现了,这就是一个新闻爆点,于是要求这名记者重新与李松沟通重申众筹的条件,并且最好要有文字性的东西。
当然顺便采访李松,然后自家电视台进行一个独家报道!
这名记者就赶紧联系百盛公司!
百盛公司只能联系宝马公司!
然后宝马公司联系马胜利,最终通过周科长联系到李松。
本来李松第二天是要去沪上的,没想到出了这样一档子事情所以只有回羊城。
回到宝马公司,李松就给田家辉打电话!
“老板, cbs电视台的记者想对你做一个专访,根据他说的,现在众筹飞机已经有四千多个咨询电话了。”
“其中有百分之八十的想继续了解情况以及文字性的东西!”田家辉接到李松的电话之后,赶紧的汇报情况。
“四千多个咨询电话?”李松听到这话很好奇,有这么多吗?
“是的,据说包括阿美,北边的枫叶国以及南边的墨西哥!”
“根据这个记者说的,这两个国家对于私人飞机的需求量也不少!”
“另外据说南美那边对于私人飞机的需求量也很高,因为他们那边热带雨林环境。”
“枫叶国那边,因为大部分都是冻土的原因,再加上地广人稀,所以那边私人飞机的用途也很多,不过那边有一部分是水陆两用飞机,这名记者建议也可以做这种!”
“南美东边是热带雨林环境,西边是高山环境,据说很多地方只有飞机能够来往。”田家辉也找这个记者了解了一下。
“我这边先计划计划,晚上再给你电话!”李松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次机会。
什么机会!
当然是展示自己庞大工业制造能力的机会。
“马先生, cbs电视台的记者想来采访我,我想让这位记者来羊城看看,看看我们工厂制造的摩托车,舷外机。”李松就找到了马胜利,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我马上向上级汇报!”马胜利赶紧就去汇报这件事情。
至于说螺旋桨小型飞机的制造技术,李松并不着急,因为这种飞机在二手平台的设计难度更低。
可以采用星型活塞发动机,也可以采用v型活塞发动机,也可以采用对置水平发动机,还可以采用直列活塞发动机。
主要是根据飞机的用途,还有大小来确定。
“啊?”马胜利来汇报工作的时候,工作组的领导听到之后也很惊讶。
李松的采访内容大家都知道,本来以为李松说弯弯那些话会,会在欧美引起一些事情。
没想到李松随口说的一个众筹的事情反而迎来了后续!
而且四千多个咨询电话有百分之八十都有众筹意愿,也就是说有三千多人。
“这个要先问问李松他那边的计划吧?”
“不过记者来采访,这个我们要上报。”
“主要是这些记者采访的内容,咱们要是审核的话,他们有意见,要是不审核的话,又怕他们胡乱剪辑。”工作组的领导开口说道。
“那我马上回去问问!”马胜利点点头,赶紧的回去问李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