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4章 加强版的雍正很可怕,迫使衣冠之贼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4章 加强版的雍正很可怕,迫使衣冠之贼认输!

雍正轻蔑地冷笑起来。

“你哪里是效法什么先贤,你分明是为自己私利而已。”

“你的立场从来就没站在天下苍生一边,自然也没站在朕这一边。”

“你可谓不忠不义之贼!还是一衣冠之贼!”

雍正这么说后,在场的议政王大臣皆惊呆地瞪大了双眼。

弘历更是在听了雍正这话后,微微展眉,心想,雍正这是在被自己用一些思想武器武装后,越发自信了。

所以,即便要跟儒臣辩论,也不再是只希冀去说服谁,要谁臣服他,而是先给别人下定论。

当然,也有盲目自信的人,会一上来就不分青红皂白的给人下定论,进而变成扣帽子。

可雍正明显不是,他现在明显是有依据的在下定论,也就不算是扣帽子。

因为,此时的雍正自己很内心清楚,他不是在扣帽子,没有偏自己,是在有理有据的评价陆生楠。

毕竟,雍正是作为大权在握的帝王,是不屑于用栽赃陷害的手段去否定一个人的,尤其是否定陆生楠这种根本对他造成不了多大威胁的汉臣。

陆生楠被雍正一上来就骂为衣冠之贼,也整得有些发懵,继而生出满胸腔的怒火来。

因为,他从不认为自己是贼,更不觉得自己是藏有什么私心,才著书立言。

“圣上若要处死臣,臣无话可说,毕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但圣上何故污蔑臣?”

“臣著《读通鉴论》岂有私心,又岂是为偷什么东西?”

“臣一没有献于皇上,而希冀以此加官进爵;二没有刊印于世,而希冀扬名以影响后世;三更没有半点要为自己求利的话在里面。”

“还请圣上明鉴!”

陆生楠陷入了自证的陷阱,而据此争辩起来。

雍正道:“那是因为朕还没驾崩!”

陆生楠当即失色,而立即否认道:“臣绝无此意!”

“你怎么证明?”

“罢了,你也不用证明。”

“朕且问你,你说封建制乃圣人所创的最好制度,永远没有弊端,废除这种制度后患无穷,不按照这种制度治理国家也有害无利。”

“时下,朝政大坏,社会动乱,都是实行郡县制造成的。”

“那为何封建制的六国亡了,郡县制的秦赢了?”

“还有,你说眼下朝政大坏,社会动乱,那么,眼下我大清是有大规模民变出现,还是有外敌大规模入侵?”

“再有,你说封建制好,那朕且问你:如果我大清真的分封各处自治,一旦某一封建之民因为天灾人祸而需要赈济,而别的封建主不愿意的时候,那受灾的封建之国会不会大规模入侵其他封建之国?”

雍正这么问后,陆生楠沉默了片刻,随后道:“秦能灭六国,是因六国未皆崇圣人之教,不知尊礼;眼下朝政也确实大坏,所以才人人自危,就连宗室也不能幸免;罢考、抗税此起彼伏,足见社会动乱,圣上何故自欺欺人?”

“至于陛下说的那种情况,也不会发生,因为如果我大清分封包税于崇礼好仁之族,自然必不会出现不愿意接济邻邦的情况!”

雍正深深叹息说:“如果是以前的朕听了这话,肯定会勃然大怒,但现在朕不生气,也不觉得意外,只觉得正常。”

“朕只问你一句,在你眼里,你们汉人庶民到底是不是人?”

雍正问起陆生楠来。

陆生楠被雍正这话给问得颇为惊讶。

“你不要回答说不是。”

“《尚书》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孟子》言: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