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在秦代刷短视频不小心开了投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过一夜, 朝堂之上,说是天翻地覆也不过为,九卿就变了俩, 最重要的是上面也动了!

九卿之首的奉常辞官归家。

王绾去丞相位, 加太子太傅, 封章回殿造大夫, 暂兼奉常之职。

李斯荣升丞相之位, 冯去疾接任廷尉一职。

更是有长公子扶苏主掌修书, 太史为助,秘祝为祈, 共扶之。

至于更多的,比如说什么一下子上天入地就入了陛下青眼的,那是真没有。

结果倒是让不少人有些遗憾。

其实就以王绾的情况, 不少人都已经感觉到, 可能随时被李斯所替代,但是就这么骤然变动——

更有朝臣私下议论纷纷道, “说得好听是加太子太傅, 封章回殿造大夫, 但是谁不知道, 章回殿造大夫那是纯纯虚职, 就是给人养老的。”

“太子太傅, 还是不错的。”对面人道。

“现在太子都没有, 这个太子太傅,纯粹是要看长公子那边如何的, 而且就长公子吧……”

“和陛下的关系,说好也好,说不好……”

怕是要找人背锅。

“哦, 忘了,长公子并非太子。”

至少明面上如此,暗地里就是另外一个情况了。

除此之外,也是要看王绾这个寿数如何了。

熬得过去,那是如鱼入大海,如鸟上青天,熬不过去,那真的就是给长公子加些资历了,或许能够给子孙后代某个前程。

但是不管如何,哪有自己直接为当朝丞相来的好?

至于那个奉常之职?

的确,奉常是九卿之首,最为尊贵,但是也得看看对谁来说,如果王绾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的话,这个是有极大可取之处的。

鉴于王绾这是降下来的,还是代管,这个事,就有些难说了。

而也在此刻,对面人道,“不管如何,陛下还是看重他的。”

“毕竟还有那件事在。”他说着,指了指天上,“说来修书之事,太史、秘祝皆是从行之,谁说不是陛下搁置王绾呢?”

“不至于吧?”

“若是陛下需要,直接换个人来了,何必在这种事情上对王绾如此?太史本应该参与,至于那秘祝,也是无事,谈何一上任架空王绾。”

此话一出,对面的人也被说服了,不过,“连一个没人注意的秘祝都能够在这件事中捞到一把,那日后绝对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不过既是提起来了这件事,也不由得联想到了神仙,联想到了神仙自然就想起来了长生之术,“说起来那周易参同契,你可有什么线索?”

对面人摇头。

两人对视一眼,相继叹了口气。

找书很难,找仙书,更难。

至于什么这里面有神仙?

这个可能性,没有人会去想什么,虽然这个名为修书,但是实际上满朝文武皆知,这个一定就是修史。

毕竟这个历代修史,而当朝不曾修史,甚至那太史所写的都有些被人嫌弃这件事乃是那位神仙所言,谁不知道?

这件事的话,避之还唯恐不及呢。

怎么会把神仙放进去。

不过那到底是六国史,到底是让不少人心动了。

甚至有人自请前去兼修史书。

别人还算是正常,李斯倒是实在没想到,这上书之中,里面竟然有韩非。

要知道,自打韩非入朝以来,可是从来不参与任何事的。

要不是之前曾论道儒法,怕是韩非都不会出一言。

但是眼下……

他是为了韩史而来。

“你觉得如何?”嬴政看向李斯。

“他曾为旧韩公子,或许对于韩国所知更多,不过也正因为他是旧韩公子,不可全权参与。”李斯思索了下道,“六国史书一事,虽然对于后世极重,但是于当代,还是史无前例之事。”

“多观摩,可挂名,如何?”

“可。”嬴政道。

“旧韩如此,旧楚、旧齐、旧魏等地,不若也如此?以昭陛下恩惠。”

“就如你说的做。”说着。嬴政也想起来了不久之前宗正跟他说过的子婴,心念一动,索性也直接道,“任子婴为监书,一同参与其中。”

“陛下,说来那位神异之士……”

一说起这个事,嬴政就想起来了自己那做了一夜的梦,现在一想起来,全都是绳子。

“……”嬴政实在懒得谈这件事,“朕记得你那定文之事也结束了,那些人就交由扶苏,修六国史接下来的事。”

“小篆推行天下官员便交由你去做。”

闻言,李斯也不再多言,当即领命。

至于王绾那边,领命到现在,整个人都显得平淡极了。

“给李斯送份礼去,恭贺他任丞相位,哦对,还有冯去疾。”王绾吩咐管家道。

“李斯夺了您的位置,何必给他们送礼?”王绾麾下未走的门客对此终归有些不忿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