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1章 反杀  我以科举证长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反杀

沈府,议事堂。

堂门半启,缁色门帘垂至地面,

堂内三束烛焰并立,檀香从兽吻里吐出,拢住了整个屋子。

四人分坐,彼此之间隔着桌案。

落在首座的正是沈家家主沈君远。

他的指节叩在扶手上,很轻却自有节律,“薛向已被拿下,诸位的进度如何?”

坐在他对面的沈衡、沈南溯,齐齐点头。

显然,他交办之事,皆已办妥。

“如此,大事定矣。”

沈君远略松一口气。

沈家耆老沈守山将鸠杖斜倚案侧,灰白的发丝从鬓边垂下,“还不到松劲儿的时候。

对薛向,必须严格控制,不许任何人探视。

他仙符内的所有藏物,也必须检查一遍,不漏一件。”

沈衡点头道,“已经查过,未见异常。

连他的衣物都已全部更换,就防着他私藏储物类宝物。

除此外,薛向被囚于一堂暗牢,派人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看管。”

沈南溯忍不住轻声笑道,“七爷爷未免太过紧张了吧?

薛向再是不凡,说穿了,也不过是个刚起家的小吏,哪里用得着如此阵仗?”

沈守山缓缓转头,“南溯,你可知薛向初出茅庐,已做成了多少事。

连云梦城的老牌官僚苏眭然,都栽倒在他脚下。

此人绝非等闲之辈,小看他的,都没好下场。”

沈衡点了点头,“七叔说得没错,薛向行事,确实不按常理出牌。”

沈守山鸠杖轻轻一顿,低声道,“所以,我们不能给薛向留任何机会。

不知你们看不看报,薛向舞弄的云间消息,我是每刊必看。

薛向被关押的消息,报纸上已经登了,他这是在搅动舆论。

所以,此案的审理,宜早不宜晚,宜快不宜慢。

家主,当断则断。”

沈君远点点头,“非是我不决断,而是在做最后准备。

七叔不是一直说对待薛向,当学狮子搏兔,用尽全力么?

我便再等这最后一块拼图达成,只要最后的拼图成了。

薛向不仅官职不保,今后在儒林,也会臭大街。”

沈守山、沈衡、沈南溯同时抬起头来。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脚步声涌入,正是沈家大管家沈图南。

他冲众人行礼罢,并未说话,只是冲沈君远点点头。

沈君远喜上眉梢,蹭地起身,高声道,“大事定矣,沈衡,南溯,你们速速去协调各方。

薛向擅杀案,明日开审。”

………………

今晨的雍安城,不复往日的舒缓。

辰时才过,从各条街巷涌来的脚步声,像潮水一样涌向冷翠峰。

一大早,雍安时报就报道了,薛向擅杀案,今日上午开审

一个是新晋的郡考魁首,一个是世家的豪横管家。

雍安城已经许多年,没有爆发如此轰动的大案了。

不仅是云间消息做了报道,李少白主导的雍安时报也没少跟进。

当然,两家报纸的倾向性完全不同。

但在民间,沈傲积恶多年,让舆论天然站在薛向这边。

而今次案件的审理地点,便在冷翠峰上的正一堂。

正一堂,堂宇高阔,朱柱如林,金漆匾额在晨光下闪出森冷的光辉。

它只为影响重大的案件开放,每一次开放,都足以在城中掀起舆论狂澜。

一大早,来看热闹的百姓,便拥上了正一堂前的广场。

嗅到商机的摊贩,也挑着担子,追上山来。

执法队更是早早上衙,持戟列于广场两侧,戟锋映着白光。

巳时一刻,山道上传来沉沉的鼓声。

鼓声由远及近,像一条看不见的河,从山脚一路流淌到正一堂前。

人群的喧哗渐渐止息,所有目光都投向正朝这边走来的一队人马。

走在最前方的是府君黄姚,他身着深黑色官袍,胸前绣着白鹇,腰系白玉佩,步伐沉稳而缓。

在黄姚身后,是郡丞曹芳,他身着浅黑色官袍,手执象牙笏,神色冷峻。

紧随其后的,是迦南郡各位掌印,他们亦穿浅黑色官袍,分列两队。

其间一人,面容清癯,眼神如水,正是薛向的便宜老师魏央。

在郡考结束后,魏央插手了薛向的人事档案走向。

导致薛向坐到了现在的火山口。

而主使之人也兑现了对魏央的承诺,调其担任了十一堂堂尊,这是个和云梦城令平级的职位。

但魏央兼任了掌印寺掌印,如此,便等于提了一级,仙符由七品跃升至六品。

此刻他一身浅黑色官袍,被健硕的身体撑起,整个人不怒自威。

很快,一众迦南郡高官步入正一堂,和已在堂内等候的官员互相见礼后,众人各自落座。

而今日的主审——掌印兼第一堂堂尊谢远游,缓缓走上主审位。

谢远游,三十七岁,官袍宽大如云,鬓发微霜,眉目间却有不容置疑的锋锐。

正一堂广大,内设数百座椅,排列如林。

一众官员落座后,远处石阶上,各大世家高门的子弟、族老们相继出现。

沈家、宁家、吕家、楼家的人皆在列,衣色各异,却无一人露出笑意。

他们的到来,使得堂外的百姓屏住呼吸。

这些人入堂来,堂内又是好一阵寒暄。

趁着他们寒暄的档口,城中的大户,宗门领袖们,各家贵眷,从后方侧门进来,各自寻找座位安坐。

阳光自天窗泻入,斜斜照在朱红柱身上,映得堂宇金光流动。

鼓声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堂内忽然陷入诡异的宁静,无形中一股逼人威势油然而生,仿佛有千万斤重,静待薛向到来。

东南角,立柱的阴影里,静静坐着一名绿裙女子。

她腰身纤柔,身姿动感,衣料随风轻荡,面上覆着一层细白纱,只露出一双清亮的眼。

正是魏夫人。

今日,她本不该来,毕竟人言可畏。

但,她暗里询问自己无数次,还是忍不住来了。

她隐在人群的角落,指尖轻轻攥着袖口,像是怕被人看见手心的颤意。

牡丹会后分别那夜,她便再也忘不了薛向眉宇间的光。

那光像一枚钉,嵌在她心底,越是想忘,越是清晰。

她很清楚,自己和薛向绝无可能。

她只能静静坐在在这里,隔着层层人影,静静望着堂门,像是在等一位远行多年、终于归来的亲人。

距离魏夫人身后一丈远的距离,赵欢欢和苏丹青也早早进来,挑了个靠角落的位置。

素来光彩照人的赵宗主,今日换上一身素袍,不施粉黛,偏生眉目极美,带着与生俱来的勾人风情,引得不少人侧目。

她神情凝重,轻轻转着嫩生生食指上的扳指,低声道,“是我害了他,若不是我让他去啃……”

“宗主,说什么呢。”

一身白袍的苏丹青做男人打扮,轻声喝止,“这里可不是说这个的地方,再说,他是聪明人,我相信他必有后手。

“但愿吧。”

赵欢欢终究不能轻易释怀。

就在二人对话的档口,一名戴着斗笠的黄裙女,从侧后门进入。

她乌发如瀑,鬓间插着一支凤形金钗,虽不露面容,浑身散发着一股逼人贵气。

在她身旁,一个青衣俏婢紧紧跟随。

两人也寻了左近无人的后排落座,青衣俏婢低声道,“元君,瞧瞧,这阵势。

我看这些人只恨薛郎君不死。”

无须说,黄裙女正是曾经在照夜坞教导薛向备考的“元君”。

青衣俏婢,则是黄裙女的贴身侍婢雪剑姑娘。

当初,黄裙女远赴剑南,感念薛向情意,便着人暗中关照他。

薛向与地巫大战时,关键时刻来救场的屠老,便是黄裙女所派。

薛向来到雍安后,黄裙女的耳目便更灵通了。

薛向才被捕,她便收到了消息。

她本来想运作一番,助薛向脱困,却没想到沈家下手极快,急速开审。

黄裙女来不及运作,只能先来听审。

“元君,您说薛郎君要是被判有罪,他的青云之路可就毁了。”

雪剑俊眉微皱,“他郡考都能夺魁,定然能考上秀士公,登上铜麟榜的。

再者,薛郎君诗才无敌,我是真想看他登上大夏的最高舞台。

这些坏人,定然也是知道他的厉害,才处处阻拦,不肯放他成长。

此案若败,薛郎君万劫不复。”

黄裙女轻哼一声,“有我在,他永远不会万劫不复。”

她抬手拨了拨额前垂落的发丝,目光越过人群,望向堂门深处,“天下学子千万,而我,只这一个学生。”

鼓声三响,正一堂内外的空气仿佛凝固。

“传——薛向!”

传呼声如霆雷滚过山腰,穿堂而出,震得广场上一干百姓心头骤紧。

十余息后,薛向缓步踏入大堂。

他一身素服,并未佩戴镣铐,两名膀大腰圆的巡捕,紧紧跟在他身后。

刹那间,数百道眼神皆汇聚于他身上,有怨毒,有惊讶,有惋惜,有幸灾乐祸……

正一堂角落里,魏夫人曼妙的身子微微前倾,纱后那双清亮的眼眸轻颤。

黄裙女轻轻拨开斗笠,远远注视着他,唇角抿成一线。

高台侧席,魏央的手微不可察地收紧了掌中铁胆,本来从容的双眸,此刻多了一层难掩的复杂。

堂下左列,沈南笙双手负在身后,唇角勾着冷笑。

他像是在等猎物走入陷阱,等一切反抗都化为徒劳。

紧挨着他的位置,吕温侯与楼长青并肩而坐。

两人皆着素色长衫,气息内敛,却带着一股难言的锋锐。

另一侧,王伯当双臂抱胸,整个人半倚在椅背上,神色凝重。

第三院院尊赵朴则神情淡漠,眼皮微垂,似乎对堂上的阵仗毫无兴趣。

可那微颤的指尖,却出卖了他的紧张。

薛向目光坚定,并未扫视全场,目光紧紧锁定堂前的明镜高悬的匾额。

鼓声再响,三声即毕。

谢远游高坐于主审席,重重一拍惊堂木,“现在开始问案,龙副堂。”

“下官在。”

坐在他下首的副堂尊龙正立刻起身。

“你来陈述案情。”

“遵令。”

龙副堂才要开始陈述,堂外负责维护秩序的执事长宋阳,疾步入内,高声禀告,“沧澜州观风司,观风使宋庭芳大人到!”

此话一出,全场如风席卷。

人群齐齐转头,只见堂门外,晨光倾泻,一道修长的身影缓缓踏入。

她着一袭深黑色官袍,外罩绣金祥云的披风,乌发高绾,鬓间簪着一枚鎏金凤钗。

眉目清绝,眼神明亮如秋水,蕴藏着不容侵犯的威严。

此女正是宋庭芳,沧澜州观风司司尊,薛向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便宜师伯。

在她身后,一道熟悉的身影随行而入——柳知微。

她着素色长裙,双臂微垂,绝美的玉颜像是抹了姜水,面色蜡黄。

她怀中捧着一块长条令牌,令牌上书着“奉天景命”。

“见过宋司尊。”

“黄府君有礼了。”

迦南郡府君黄姚率众离席,迎接宋庭芳。

两人互相拱手一礼。

按官品,两人皆是仙符五品。

宋庭芳在州里核心衙门,但是荫官出身,上升空间有限。

而黄姚在地方衙门,却是科道官员,前途无量。

两人谁也不虚谁,按官位行礼即可。

黄姚行礼罢,一众官员随后行礼。

宋庭芳回礼罢,便在临时设好的贵宾席落座,“本官代州伯观风行宪,本意在春节过后,巡视迦南。

惊闻冷翠峰出此大案,不敢不来与闻。

谢堂尊,薛向擅杀案,报案人是谁?”

谢远游一怔,眉宇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没有报案人。”

宋庭芳的眼神,像是一柄薄刃,“没有报案人,案子是怎么来的?”

谢远游的声音略沉,“一堂听说此事,便……”

谢远游忽然发现这事儿还真不好细说。

“哦?”宋庭芳抬眉,“一堂可以风闻抓人?”

堂内气氛瞬间紧绷。

谢远游的目光缓缓移向下首的副堂尊龙正。

龙正只得硬着头皮出列,抱拳道,“此案紧急且重大,下官判断事态不可延误,所以先行捉拿,随后补齐材料。”

宋庭芳的笑容更冷了,“什么时候,一堂可以先拿人,后补材料?

这是依的金科玉律的哪一款,哪一条?”

龙正额角沁出一层细汗,却不敢接话。

宋庭芳移开视线,转向谢远游,“谢堂尊,你们一堂一直如此行事?”

“这,这,这次是例外。”

谢远游嘴巴发苦,“因为案发地就在冷翠峰,我们收到情况后,立时问了几名当事人。

初步确定了基本事实后,就拿人了。

程序确实有瑕疵,下官会向一司上书请求责罚。”

宋庭芳轻“哦”一声,不再理会谢远游,眉眼悄悄夹了柳知微一下,示意她放心。

见宋庭芳不再发难,谢远游暗舒一口气。

龙正面色青白交替,硬生生冲宋庭芳行礼后,回到席位,开始陈述案情。

在龙正的讲述中,沈傲是来造访灵产清理室,询问薛向下公文贴是何意,薛向被激怒,双方话赶话,薛向火起,尔后暴起杀人。

龙正陈述罢,谢远游一拍惊堂木,“薛向,本官问你,龙正所言,是否属实。”

薛向道,“不属实。如果动辄话赶话,下官就要杀人,下官身边早没人了。”

“哈哈……”

堂内,堂外,皆有笑声。

“休要说俏皮话。”

谢远游高声道,“你既不承认龙副堂所说,那你说说当时情况。”

薛向道,“当时,王堂尊召集会议,沈傲撞破大门,入场后,开始大放厥词。

沈傲以白身擅闯公衙,此乃藐视官体之罪。”

他正视谢远游,声音更沉稳,“我明言其罪,其不肯接受处罚,反欲强行离开。

此乃畏罪潜逃之罪。

我阻之,他便拔戟向我攻来,致我受伤。

此乃暴力抗法,殴伤朝廷命官之罪。

此三罪并罚——”

薛向目光陡然转厉,“其罪,当诛。”

声音落下,正一堂内针落可闻。

啪!

惊堂木再响,谢远游冷声道,“你倒是好口才,敢问你适才所言,可有人证。”

“当时,第九堂有官品的诸位大人俱在,他们可以证明。”

薛向朗声道。

他心里明镜一般,局面能发展到这等地步,指望王伯当等人站出来给自己佐证,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谢远游的声音陡然凌厉,“巧言令色,狂傲无礼!

本堂已调查过此案,事实根本非你所言!”

他目光如刀,扫过堂下,“传证人!”

堂外立刻应声,十余人被带入。

薛向一眼便认出,这些人正是前日第九堂会议上,那批准备被安插进灵产清理室的歪瓜裂枣。

“薛向,你可认得这些人?”

“认得。”

“他们是谁?”

“姓甚名谁,我不知道。但当日开会,他们在场。这些人俱是王堂尊准备派入灵产清理室的新人。”

“你承认认识就好。”

谢远游扫视众人,朗声道,“尔等将当日之事,当众细说一遍,一个个来。”

第一个上前的是个瘦削的中年男子,他作揖行礼后,声音带着讨好,“回堂尊,当日沈傲进得偏厅,态度虽傲慢,但话语并无失当之处。

更无蛮霸之举,反倒是薛副院似乎不喜我等进入灵产清理室,心情不悦,处处与沈傲针锋相对,言语激烈,屡屡相逼,才使气氛紧张。”

第二人、第三人……证词如出一辙。

“元君,薛郎君压根不是这样人,这,这些人分明说谎。”

雪剑低声道。

黄裙女道,“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没什么好说的。”

薛向同样震惊。

他原以为对方至多找来一二人作证,没想到竟是全盘托来。

要做到这个地步,背后得下多大工夫?

这绝非一家一姓能轻易办到,必是世家形成合力,才能做成。

堂上的谢远游,目光已重新压向他,“薛向,你可还有话说?”

薛向微微一笑,神色坦然,“堂尊何必舍近求远,当日在场的,除了他们,还有诸位第九堂的官员。

这些小人的话,还比得上王堂尊他们不成?”

谢远游冷声道,“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本堂成全你。”

他看向王伯当,“王堂尊,你来说。”

众目之下,王伯当缓缓起身,他面色凝重,神色略微挣扎,忽地,一咬牙,“本堂当日所见,一如这些人所见,没什么要说的。”

话出口来,他心倒是坚定了。

他原本不愿掺和进这桩天大的麻烦中,奈何,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

“钱副堂。”

谢远游再点钱少用名。

钱少用亦朗声表态,说法与王伯当如出一辙。

紧接着,一院、二院、三院的官员依次表态。

除了两名副院尊因病未到外,余者说辞,皆无二样。

一时间,堂上众声如一,沉沉压下,像是一块块万斤巨石,压向薛向。

至此,堂内,堂外,一片哗然。

一开始,百姓的舆论,完完全全站在薛向这边。

毕竟,沈傲这些年在迦南郡风评极差。

如今,众口一词,薛向擅杀之罪,似乎板上钉钉。

柳知微眉心发冷,抱住观风令的双手掐得发白,宋庭芳悄悄在她大腿上轻掐一记,悄声道,“即便薛向真翻不了盘,我就强行带人离开,谁敢拦我?”

柳知微稍稍放心。

谢远游的手轻轻扣在惊堂木上,“薛向,你还有何话说?”

“当时,那么多在场,薛某即便撒谎,也没必要撒一个立时就能被人戳穿的谎言。”

“那你的意思是,大家一起串供,诬陷你?”

谢远游声音轻快,以他多年问案的经验。

局面走到这一步,薛向已然技穷。

谢远游冷声高喝,“薛向,若不是看在你是新科郡考魁首,本堂绝不与你如此废话。

你以为你只有擅杀这一桩罪名么?”

说着,谢远游拿出厚厚一沓卷宗,重重摔在案上,“这是绥阳镇方面传过来的,关于你在绥阳镇任职时,贪污、霸权、横行一方,肆无忌惮的举报信。

当真,要我一封封念与你听么?”

薛向愣了一下,他真没想到对方的打击手段如此齐备,打击面如此宽广,还罗织了他在绥阳镇的黑材料。

“所谓举报信,堂尊想要,我也能弄出一堆来。”

薛向道,“要说下官在绥阳镇所为,是不是真如举报信中的不堪,不用大人念信,下官亦有证据呈上。”

谢远游怔了怔,不知道薛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当此之时,他也不能不让薛向呈交证据。

“请大人归还下官的仙符,证据便藏于仙符之中。”

“将仙符给他。”

谢远游纳闷。

薛向仙符里的东西,他们翻来覆去查了个遍,除了几枚灵石外,一些册子外,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很快,薛向的仙符被拿了过来。

薛向接过仙符,念头一动,一把大伞,落于他掌中。

“万民伞!”

谢远游皱眉,“谁知这是你从哪里……”

他话音未落,薛向文宫震颤,文气放出,送入万民伞中。

霎时,万民伞光芒大放。

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万民伞非是法器。

此刻,能出现如此异象,只能说明,这是一把曾经承载着纯我愿气的万民伞。

纯我愿气,可是不用炼化,直接便可滋长文气。

薛向早已吸收了纯我愿气,炼化为文气,此时,文气复归于万民伞,便可使得万民伞重现当时异象。

轰!

万民伞上流光如潮水般涌动,金线绽放,顿时弥散出一幅幅光影。

绥阳镇上,万民簇拥;老妪拄杖送行,童子挥手喊着“薛大人”;

人群之中,薛向立于高处,抱拳行礼;

紧接着,薛向在绥阳镇的日常,聚成一幅幅画面。

平反冤案,万民痛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