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李丽质不理解这词,现在大唐的书,都是手抄的。
“对!”
萧然伸手沾了点杯子里面的热水,在桌子上画了块方方正正的木板,又在上面歪歪扭扭写了个“人”字。
抬头看向李丽质和豫章公主,语气像说玩游戏似的:“五娘你看,这‘复印’其实跟盖印信差不多——刻好一个印章,蘸了墨能盖无数次,对吧?”
李丽质点点头,眼里还是带着疑惑:“可印章就几个字,书里可有好多字呢。”
“道理是一样的,就是把‘小玺’换成‘大木板’。”
萧然继续沾水在桌子上画满小方格,“我先找些梨木、枣木,这些木头软,好刻字。”
“再让工匠把书里的字,一个一个反着刻在木板上——就像你在纸上写反字,刻好后蘸上墨,把纸铺上去一压,字就印在纸上了。”
“一块木板刻满一页书,能印几百上千次,比手抄快多了,这就是‘复印’。”
李丽质这才恍然大悟,眼睛一下子亮了:“原来如此!不用先生们手抄,一块木板就能印出好多本书?那要是印农书、课本,岂不是几天就能凑够全村娃用的?”
豫章公主和张锦禾也反应过来了。
“就是这个理。”萧然擦了擦手,“不过现在缺几样要紧东西,得麻烦五娘帮忙。”
“小郎君你说。”李丽质很乐意。
“一是纸张,普通纸太薄,印的时候容易破,得要那种厚点、吸墨匀的,最好是官营纸坊的麻纸。”
“二是版材,梨木、枣木得选干透的,湿木头刻完会变形,得找靠谱的木料商。”
“三是墨料,寻常墨汁太稀,印出来字会晕,得要松烟磨的墨,再掺点桐油和胶调稠些。”
萧然顿了顿,补充道:“我没有门路,也不太懂,可能买不到好东西。”
“五娘你去对接,一来能拿到好材料,二来能快些凑齐——咱们想趁冬天百姓空闲时开工,材料得赶紧备上。”
看得出来,萧然和之前一样,懂理论,但是没有实际做过。
和之前曲辕犁,洗煤,烧玻璃一样。
张锦禾感触最深。
李丽质听完,立刻点头应下,语气里满是干劲:“这个没问题,我这就让人去长安的官营纸坊,说要给学堂印课本用,保准能拿到最好的麻纸。”
“木料的话,我记得附近有皇家林场,里面有不少晾干的梨木,我去跟管事说一声,让他们直接送过来。墨料更简单,宫里的墨工最会调印书的墨,我让他们多备些就是!”
李丽质太激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萧然知道,张锦禾不知道。
张锦禾起初没有反应过来,再回味发现不得劲。
但是转念一想感觉也合理。
身份比秦琼还高,是皇家的人也没毛病。
李世民长孙皇后李丽质几人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是皇家的很正常。
这件事意味着什么,李丽质同样清楚。
迫不及待回到房间写信安排。
是给李世民写,这件事对大唐很重要,李世民肯定感兴趣。
其次是这件事需要李世民长孙皇后帮忙。
萧然需要的东西,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一举两得!
李丽质写好信,第一时间让李五送出去。
听到亲自给李世民,李五不敢耽误。
临近中午,张二丫也回来了。
现在学这些张锦禾不用学,但是张二丫很想学学。
“二娘,你上课就行,家里的事情,我来就好。”张锦禾不拿自己当外人。
“是啊!二娘你上课就行。”豫章公主现在也能帮忙做饭做家务这些。
也算是入乡随俗了。
“没事,有空的时候去听就很好了,不用一直在学堂的.”
几人忙着去准备午饭。
等一下三个小丫头要下课吃午饭了。
“好了,回家吃饭吧!”王绩声音很大,不仅仅是说给小孩子听,还有外面的大人。
张锦禾豫章公主准备饭菜,萧然和李丽质商量印刷术的事情,让李恪程处默几人去接王绩和三个小丫头回来吃饭。
虽然不远,现在天气冷,还是去看看。
对待王绩,李恪程处默几人也是恭恭敬敬的。
“好香~”还没有进院子,小公主就嗅到了。
“嗯,马上就可以吃饭了。”李恪笑了笑。
三个小丫头手牵手,带着小黑跑进院子里面。
“七饭饭~”
“好了,兕子梵音三娘洗洗手,可以吃饭了。”豫章公主喊了一声。
“嗯呐嗯啊~”
三小只回来,家里的氛围感都不一样。
“兕子,上课好不好玩?”萧然给小公主夹了块肉。
“好玩鸭~”
“小郎君,唱歌好玩!”城阳小公主说道。
“嗯嗯!”三娘表示赞同。
“夫子就在这里,信不信夫子打手心?”豫章公主故意吓三个小丫头。
三个小丫头下意识看向王绩和孙思邈的方向,很明显是怕这个课堂上严肃的夫子的。
“兕子,梵音,三娘都很乖的,不打手心,哈哈哈”王绩笑起来,平时不严肃。
课堂上确实不太一样。
“吃完,等一下去谁一觉,下午还有课.”
现在确实冷起来了,三个小丫头没有回房间,三娘拿来被子,就在炕上睡,这里暖和。
立政殿
李世民陪着长孙皇后用膳。
“兕子,梵音不在,有点冷清。”李世民喜欢回来,两个小公主喊着扑进自己怀里的感觉。
长孙皇后笑了笑,确实也不太习惯。
但是两个小公主喜欢在栲栳村玩。
现在不仅仅玩,还上学这些。
“不过也好,萧然那边饭菜好,也不冷,挺好的.”李世民自我安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