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8章 火耗归公  大明世家五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 火耗归公

洪熙元年的变革之多,让人颇有目不暇接之感。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废除”。

洪熙朝废除了很多洪武朝和永乐朝的东西,比如当初在洪武四大案中被流放的犯人。

比如很多被打入贱籍的罪人后代,再比如许多以皇帝的意志,凌驾於大明律之上的临时举措。

再比如加在某些特殊地区的极高赋税。

“这世上大多数人身上都捆缚著无数道枷锁,这些枷锁已经完全超越了人所能够承载的,无论是百官还是百姓,都喘不过气来,圣上將这些锁链一道道拔除,只留下最基本的,这便是圣上的功德,也是圣上的智慧!”

任何人都要承认,当今圣上,是个宽和仁慈的人,他拥有博大的胸怀,和前两任皇帝完全不同,登基仅仅一年时间,他的仁德就已经遍及到了四海之中,无数人颂念他的名字。

“惟贤惟德,能服於人!”华盖殿中,朱高炽合上手中的奏章,衝著李显穆笑道:“这是朕为帝的信条。”

李显穆诚挚道:“陛下所言的,在唐太宗皇帝的《帝范》中亦有记载。”

“朕正是从唐太宗皇帝处学来,为君者以身作则,放能得臣民敬重,也才能在所有朝廷事务中,占据最上的位置。”

“当初大唐快要覆灭的时候,叛军演奏了一曲秦王破阵乐,於是即將投降的唐军,心中生出愧疚,决定为大唐再拼一把。

为一个两百年前的皇帝再拼一把!

何等光辉璀璨啊。”

朱高炽起身负手感慨道:“这偌大的天下,难道在宫城之中吗?

朕看它在天下人心之中!

太祖和先帝都是杰出的皇帝,可朕看,太祖失人心极重,先帝后期也越发苛刻,就连朕都活的战战兢兢,何况臣民。

朕要为大明立恩,以垂后世,君臣和谐一心,共筑大明盛世。”

李显穆想到如今几乎占据大明政治七成高位的太子党,以及自己的超高政治地位。

这在前两朝是不可能出现的,洪武朝就不提了,即便是他深受重用的永乐朝,在他担任尚书后,皇帝立刻就卸下了他內阁大学士的职位。

只有在洪熙朝,有朱高炽在,他才会受到这样的信重。

“陛下垂恩,百官见之,百姓也见之。”

朱高炽却嘆息道:“还不够啊,过去五十年压榨的太狠,想要重建君臣、臣民、君民之间的信任,谈何容易呢?”

李显穆思索了一下,开口道:“陛下,臣有一策,可令百官欢欣,且对大明如今颇有好处。”

朱高炽豁然转过身来,好奇道:“明达,你说。”

“给官员加俸禄!”

李显穆直接开门见山,“我朝俸禄之低,古来未见,增加俸禄刻不容缓。”

啊?朱高炽直接愣住了,这也太乾脆了,加钱能不高兴吗?

“朕知道你说话从不简单,说说吧,这其中又有什么朕不清楚的诀窍?”

朱高炽也没回御座上,而是直接坐在了李显穆旁边,还伸手给自己倒了杯茶。

李显穆也比较隨意道:“陛下,臣先为您讲一下人心,百姓人心、官员人心。

这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有让自己生活变好的心,穷苦的百姓羡慕富贵人家的生活,於是就有动力读书做官、亦或经商赚钱。

皇帝用世上最好的东西,亲王用次等的,公侯再次,一级一级的排列下来。”

说到这里,李显穆笑问朱高炽道:“陛下,您觉得如果让皇帝每天吃窝窝头,娶一个普普通通的婆娘,穿粗布麻衣,这可能吗?”

“不可能!”朱高炽都做不到,这大胖子別的事情上比较简朴,但美色上却不节制。

李显穆嘆息道:“当官的也这么想,一个七品县令,就能號称百里侯,掌握一个县中所有人的生死,让他再受穷,那便不可能。

朝廷不管县以下的吏员任免,县令上任要自己带僚属治理,这些僚属都要县令自掏腰包,家境富裕的县令尚且能补贴,穷的县令就不得不对朝廷的东西下手,再加上官场上必不可少的人情来往。

不愿意触犯底线的就永远在底层待著,最后爬上来的都是一群造下无数孽事的官员。”

李显穆望著朱高炽,这番话也就是对面是朱高炽,否则他绝不会说出来,他郑重道:“当官的会没钱吗?

他们有无数办法去搞钱,既然当官一定会有钱,那这些钱就该朝廷以正当的名义给他们。”

最后一句设问简直振聋发聵!

当官的会没钱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