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不大,但在突然安静下来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
前台小姐姐愣了一下,随即紧张地问道:“请问……需要找哪几位?”
制服看了一眼手中的文件,报出了几个名字:“技术部的李某、王某,还有运营部的张某。”
听到这几个名字,办公区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
这几个人都是公司里的普通员工,李某和王某是负责后台维护的程序员,张某则是运营部门负责数据分析的。
他们怎么会和刑事制服扯上关系?
制服没有理会周围的议论,在前台的指引下,直接走向技术部所在的区域。
两名程序员,李某和王某,正坐在工位上,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叫到,身体猛地一僵。他们抬起头,看到几名制服正向他们走来,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李某、王某,你们涉嫌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损害商业信誉等犯罪行为,请跟我们走一趟。”领头的制服走到他们面前,语气不容置疑。
李某和王某的嘴唇颤抖着,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
他们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那些后台操作、那些数据篡改、那些与水军的对接……他们以为只是公司的“业务需求”,是互联网行业的“常规操作”。
他们有恃无恐的做了那些,是因为背靠互联网千亿大厂,而且是解决了500骑手就业的大厂!
他们绝没想到会引来制服。
与此同时,另一组制服找到了运营部的张某。
张某虽然不是直接负责对接水军的bd(严骁已经因为骚扰短信被控制),但他负责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是恶意差评效果评估和后续操作调整的重要依据,同样被那份来自某局的证据链死死咬住。
“张某,你涉嫌参与损害商业信誉的犯罪活动,请配合调查。”
张某的反应比程序员们稍微激烈一些,他试图辩解:“我只是做数据分析的,我不知道……”
“有什么话,到局里再说。”制服没有给他多余的机会,直接示意他起身。
在数百双眼睛的注视下,李某、王某和张某,这三名原本默默无闻的普通员工,被制服带离了他们的工位。
他们低着头,脚步虚浮,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所有力气。
整个办公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制服离开时皮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回响。
刚才的忙碌和喧嚣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弥漫开来的恐惧和不安。
没有人再敲击键盘,没有人再打电话,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那几个空下来的工位,以及制服消失的方向。
他们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也不是普通的民事诉讼。
制服的直接介入,意味着事情的严重性远超他们的想象。
他们中的许多人,或多或少都参与过那些“非常规”的运营和技术操作——刷单、控评、数据造假、攻击竞争对手……在他们看来,这都是互联网行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是公司为了增长和市场份额必须付出的代价。
这个号称连接数亿用户、解决数百万骑手就业的千亿级互联网巨头,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强大的资本支撑和市场支配地位,在过去的日子里几乎是无往不利的。他们习惯了用资本开路,用流量碾压,用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近年来他们又不是没被处罚过,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被处以巨额罚款;还因不正当竞争行为被处罚,还有各种涉及数据使用、算法推荐、劳动者权益等方面的合规问题。
他们相信,即使被发现,顶多也就是罚款,或者面临旷日持久的民事诉讼。
对于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厂来说,罚款不过是运营成本的一部分,而民事诉讼周期漫长,举证困难,最终结果往往是和解,对公司的核心业务影响有限。
强大的法务团队,有力的公关部门,就是应对这些麻烦的。
然而在今天,往日无往不利的两个团队,还没出场。
人,就被带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