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是为了今日的战事,那就说明其余的地方起变故了。
而且必然是不好的变故。
刘淮没有废话:“军情紧急,我就不废话了。”
“今日主要是两件事。”
“其一,根据可靠情报,金贼要派遣援军,救援元城了。完颜毂英率领一万两千兵马,从河东出太行山;完颜思敬率两万兵马,南下河间府。”
“其二,宋国北伐军两淮兵马,左右两路共计四万大军大败,虞允文虞相公固守下蔡。金贼合计近六万兵马南下,似乎是要先将宋国北伐军一举击败。
而我父已经率领忠义军前出宿州,并且集结山东南部数州民力兵马,似有救援宋军之意。”
刘淮简明扼要的说完之后,众人神色各异,有人皱眉,有人惊慌,也有人脸色涨红,语无伦次起来。
刘淮看了一眼明显失态的陆游,随后继续说道:“事态虽然不是万分危急,却也到了该处置的时候了。既然是大军议,就要各抒己见,谁先来?”
在下午时就知道此事,并且已经有些腹稿的梁肃即刻起身说道:“首先是金贼援军之事,我以为,只要咱们继续按部就班围城即可,不用过于担心。”
“完颜毂英与完颜思敬这二人在之前为何不来参战?
是因为幽燕得留下一些兵马镇压临潢府契丹人与草原蒙兀人,再加上一点压制关外辽东的意味。
而晋地的完颜毂英则是要一面应对北面的蒙兀人,一面应对关西的完颜亮与西夏。
因此,别看完颜毂英只有一万兵马出河东,说不得此时晋地已经彻底失去了机动作战的兵马。”
“而若是金国真的拿这些兵马与我军正面厮杀一场,哪怕只是平手,但凡伤亡稍重一些,幽燕与晋地的局势就得全面失控了。”
梁肃说的十分在理。
辛弃疾却似乎故意唱反调一般询问:“若是金贼真的来拼命了呢?”
梁肃一挥手:“那就打回去,以我军如今的实力,难道还怕金贼三万援军不成?”
辛弃疾微微点头,不再说话。
众将同样点头,原本有些紧张的新晋之人也放下心来。
梁肃继续说道:“金贼来的援军不仅仅无法承受大量损失,甚至久离驻地都会有大危险。
马上就是秋收了,拖上一两个月,正是草原秋高马肥的时候,蒙兀人若不来咬一口,那才是咄咄怪事。”
“金国莫说被蒙兀人突破到关内,就算丢了临潢府,没了群牧司提供的大量战马,也就合该亡国了。”
金国最大的养马地就在临潢府,在历史上,蒙兀人也是占下临潢府后,方才一发不可收拾的。
刘淮似乎也没有将金国即将到来的援军当一回事。
且不说完颜毂英那一万顾虑多多的兵马,就说河北这副遍地义军如雨后蘑菇的景象,自幽燕来的金军在行军途中还指不定被折腾成什么样呢!
眼见第一件事仿佛就要如此议定,王世隆却犹豫出言:“咱们……我军能不能做些围城打援的算计?
刚刚梁军师说了,如果金贼丢了这三万援军,晋地与幽燕乃至于辽东都会乱起来……”
此言一出,又有几人有些意动。
而梁肃只是叹气摇头:“这是不成的,一来,正如我之前所说,金贼不一定真的打过来,最多也就是在侧翼做些接应,让元城中的两万金贼逃出去。二来……”
梁肃顿了顿,与此同时,有几个聪明人也想明白了此事,随即有些恍然。
“二来就是魏公那里,也就是今日第二个军情了。”
“中原淮北局势太乱了,如今咱们得知的消息是两路宋军已经被击退,但是没准此时宋军已经彻底溃败,被金贼撵到淮河里去了。”
“如果情况恶劣成那般,宋国一定会求和,仆散忠义与纥石烈良弼二人但凡不是傻子,就会率领所有兵马,攻打宿州徐州一线,以期能直接攻入沂州伏地。”
“这才是最糟糕的情况,我军得迅速在河北打出个结果来,然后在大名府一线布置一番之后,方才能从容应变。”
梁肃的话已经十分浅显明白,但所有人还都听出了一些未完之意。
最大可能生变的还是魏胜本人。
宋军侧翼两路兵马败得太快,魏胜没反应过来情有可原,现在金军都要围攻下蔡的宋军主力了,魏胜还能没动作吗?
怎么可能?
可若是魏胜率军野战,以区区八千忠义军,真的能给宋军解围吗?
话说宋军怎么这么不靠谱?西路的吴璘与金军相持,中路的成闵被挫败,东路宋军败了一半,这次北伐不就算是彻底完了吗?
如此思量着,许多人的目光又看向了依旧未能平静下来的陆游,不少人心中已经有些同情这名大宋忠臣了。
何伯求也是看了一眼陆游,却有些不耐起来:“都统郎君,如今情况,已经顾不得宋军了,也不要劝谏元帅了,现在就用最严格的命令,令李火儿、尉迟明月、鱼元这几人不能出兵,从根底将元帅架空!”
此言一出,不仅陆游的脸色更加苍白,就连其余人也哗然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