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秦始皇本纪:沙丘之变  青简史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公元前 210年,秦始皇踏上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巡游。

这一次,他带著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还有他最宠爱的小儿子胡亥。一行人浩浩荡荡,从咸阳出发,先是南下云梦,在九疑山祭祀了舜帝,然后乘船沿长江东下,经过丹阳、钱塘,到达会稽。在会稽,秦始皇举行了盛大的祭祀大禹的仪式,並刻石记功,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隨后,他沿著海岸线北上,经过琅邪、之罘,准备返回咸阳。

然而,命运似乎在这一刻和秦始皇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当巡游队伍行至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时,秦始皇突然病重,一病不起。这位曾经叱吒风云、统一六国的始皇帝,此刻却躺在病榻上,气息奄奄,生命垂危。他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於是赶忙命赵高写詔书给长子扶苏,让他將兵权交给蒙恬,火速赶回咸阳主持丧事並继承皇位。这道詔书,是秦始皇对大秦帝国未来的最后安排,也是他希望帝国能够延续下去的寄託。

詔书封好后,就放在了赵高那里,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送出。不久之后,秦始皇就在沙丘宫平台驾崩,享年 49岁。这位在中国歷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帝王,就这样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离去,就像一颗巨星的陨落,让整个巡游队伍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和混乱之中。

丞相李斯,这位跟隨秦始皇多年,为秦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臣,此刻也慌了神。他深知皇帝在都城外病逝,这消息一旦传出,必將引起轩然大波。各位皇子可能会为了爭夺皇位而大打出手,天下也可能会因此陷入大乱。为了稳住局势,李斯决定封锁消息,秘不发丧。他让人將秦始皇的尸体放置在轀輬车中,这种车可以调节冷暖,能暂时掩盖尸体的异味。还安排秦始皇生前最宠信的宦官在车的右边陪乘,一切都装作和皇帝在世时一样。所到一地,依旧上呈餐饭、百官奏报事务,宦官就从车中接受並批覆奏事,试图营造出秦始皇还活著的假象。

然而,李斯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一场惊天阴谋正在悄然酝酿。而这场阴谋的始作俑者,就是中车府令赵高。赵高,这个心思縝密、野心勃勃的宦官,素来得到胡亥的信任,又与蒙氏兄弟结怨已久。他深知,如果扶苏继位,以扶苏的性格和政治理念,自己肯定会失势,甚至可能性命不保。而胡亥,这个年轻无知、贪图享乐的公子,在赵高眼中,却是一个极易操控的傀儡。於是,赵高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而又疯狂的计划——篡改遗詔,拥立胡亥为帝。

赵高先是找到胡亥,对他进行游说。他言辞恳切地对胡亥说:“公子啊,如今陛下驾崩,遗詔是让扶苏继位。可一旦扶苏当上皇帝,您又能得到什么呢?不如我们偽造遗詔,让您登上皇位,这样您就能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掌控天下大权。”胡亥听了,心中既害怕又心动。他一方面担心这样做会违背父亲的遗愿,遭到天下人的唾弃;另一方面,又对皇位充满了渴望。在赵高的再三劝说下,胡亥最终还是动摇了,同意了赵高的计划。

搞定胡亥后,赵高又马不停蹄地去找李斯。他知道,要想完成这个计划,没有丞相李斯的支持是不行的。见到李斯后,赵高开门见山地说:“丞相,如今陛下驾崩,遗詔和符璽都在胡亥那里。定立太子之事,就在您我一念之间。您看这事该怎么办呢?”李斯一听,大惊失色,连忙说道:“你怎么能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这岂是我们做臣子的能议论的?此事必须按照陛下的遗愿来办!”

赵高却不慌不忙,他早就料到李斯会有这样的反应。於是,他开始施展自己的口才,对李斯进行威逼利诱。他说:“丞相,您先別急著拒绝。我问您,您的才能、谋略、功勋、人缘以及和扶苏的关係,这五点和蒙恬相比,谁更胜一筹呢?”李斯沉思片刻,回答道:“我自知比不上蒙恬。”赵高接著说:“既然如此,那您想过没有,一旦扶苏即位,他必定会重用蒙恬为丞相,到时候您可就什么都没有了。而如果我们拥立胡亥为帝,胡亥仁慈忠厚,又对您十分敬重,您不仅能保住丞相之位,还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这其中的利害关係,丞相您可要想清楚啊!”

李斯听了赵高的话,心中陷入了极度的矛盾和挣扎之中。他想起自己多年来为秦朝的付出,想起秦始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他实在不忍心背叛秦始皇,篡改遗詔。可是,赵高的话又像一把锋利的刀,狠狠地刺痛了他的內心。他害怕失去现在的一切,害怕被权力和富贵拋弃。在权力和忠诚之间,李斯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他长嘆一声,无奈地说:“罢了罢了,就依你所言吧。”

就这样,赵高和李斯达成了共识。他们合谋偽造遗詔,立胡亥为太子,又篡改了秦始皇给扶苏的詔书。在詔书中,他们污衊扶苏多年来不能开闢疆土、创立功业,却使士卒大量伤亡,还数次上书,直言誹谤父皇,日日夜夜抱怨不能获准解除监军职务,返归咸阳当太子;同时指责將军蒙恬不纠正扶苏的过失,还参与和了解扶苏的图谋。最后,他们下令让扶苏和蒙恬自杀,將兵权移交给副將王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