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两国肯定会先以军队进攻,削弱武国实力、拖延其国运增长。
甚至一口气攻进武国国都,让其国运威力大减。
而没有兵道第七境的武国,是决然挡不住蒙、阴二国军队的。
借將是武国肯定会做的事情。
不借那就是必死无疑,甚至抵挡不了蒙、阴二国多久。
放眼人族所有运朝,谁不缺兵道第七境的统帅?
唯有大乾不怎么缺。
谁有可能敢將自家兵道第七境的统帅、借给它国?
怎么看都只有坐拥十三位兵道第七境的大乾有可能敢。
所以才说向大乾求助,是武国唯一的选择。
实际上,大乾还真敢借。
洞悉局势后,大乾就做好了借將给武国的准备。
对大乾来说,武国现在不能灭,要挡住蒙国、阴国的压力,让他们不敢分心,针对大乾。
借將就是必然的。
当然这事肯定不能大乾主动,
不管怎么说,都是武国求大乾。
武国得拿出诚意来。
近些年越发低的姿態,太子数次来到大乾,武国的诚意逐渐加大。
大乾君臣都没有为难武国的心思。
就等武国开口,拿出进一步的诚意,就借將了。
而且是准备借两位兵道第七境的將领。
没办法,蒙国、阴国两方面的压力,一位是扛不住的。
具体哪两位,也引起了一番爭抢。
外界眼中的大乾十三位兵道第七境中,明古肯定不能出手。
孙武没有执掌军队。
明棣还在发展分国。
除去这三位,其余十人中,徐到、岳鹏、戚继虎三人不会爭。
因为大乾不用太久就会对蛮国出手,他们三个必然是主帅或身兼重任。
其余七人就几乎都想去武国了。
去武国统帅大军跟蒙国、阴国交战,跟强者交战,才能让他们的兵道有所成长。
至於去蛮国,他们心知肚明,自己比不上徐到三人,无法作为伐蛮主帅,如此还不如去武国。
看似去武国比较危险,实则还真不太危险。
就算武国还是打不过蒙国、阴国,最终落败,他们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大乾还在呢。
便是蒙国、阴国抓住了他们,谁又敢伤他们性命?
何况想抓他们,哪有这么容易。
於是这七人就进行了一番爭抢,直到现在都没有决定下人选。
孙武显然不想掺和进这几位的爭抢,直接把问题甩给了明古这。
明古心知肚明,不由笑了下,也没怪罪谁的意思。
略一沉吟道:“让谁去问题都不大,朕也不好偏祖谁。
那就让他们几个抽籤吧。
谁抽到谁去。”
实际上,七人中派谁去还是有分別的。
去武国可不是单单打仗的,还有很多问题。
七人中有人能处理好,有人要弱上一些。
只是问题都不太大,明古就的確不好偏祖了。
孙武闻言有些愣然,这个方法、是不是有些儿戏了?
刘书温、姚光孝、王朴三人倒是更快接受,跟著笑了笑。
他们跟自家陛下相处了几百万年,更了解其性情。
只要不是太严肃的事,陛下的性格大多时候还是隨和轻鬆的,不像表面上的严肃。
“呵。”明古又是一笑,对著孙武颇为隨意道:“把朕的原话告诉那几个,抽籤过后,去不了也別怨谁,要怨就怨自己手臭、运气不好。”
“是,臣明白了。”孙武见此,也跟著轻鬆笑道。
皇帝的意思,跟他没关係。
那几位悍將文自己抽籤,怎么都怨不到他身上。
同时,心中也微微一松,若有所思。
还是对陛下的了解不够深刻啊。
不过这样的陛下,倒是更合他心意。
隨后,明古跟他们再次將两位元帅到了武国后的问题,商量了一番。
还是那句话,他们到了武国,执掌了武国的军队,可不仅仅是打仗的。
拉拢武国將领、军队,让武国更偏向於大乾,同时跟武国高层处好关係等等事情,他们都要做。
还好,七人都不是纯粹的莽夫,即便是蓝屠、都改了许多。
又会有人协助他们,不担心他们做不好。
说完武国的事,姚光孝又匯报了一件事。
“陛下,近来、蛮国的动作突然加大,与我督天卫的衝突日益增多。
而且蛮国的势力范围,加快了对我大乾方向的扩张速度。”姚光孝语气略带一丝惊疑的说道。
其余三人都事先已知晓,没有开口,目光中也略有惊疑之意。
“加快了速度,蛮国想做什么?”明古眉宇一挑,讶异道。
浮现出几许霸气、不屑的表情下,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
它怎么敢的?
这句话也是姚光孝心中所想的,各自有所猜测,却都不能確定。
现在的信息太少了。
“蛮国敢如此行为,必有依仗,原由无非三点。”
刘书温沉吟开口:“第一,蛮国与其余神王朝已经达成结盟,约定好共同对我大乾出手。
第二,蛮国清楚我大乾的第一目標,正是蛮国。
所以蛮国不甘坐等我大乾出手,率先主动挑畔我大乾,让我大乾对其出手,双方正式开战。
好在如今诸多强大神王朝尚未彼此交手的时期,让我大乾引起诸国忌惮,成为公敌。”
“第三,蛮国清楚,时间越久,其与我大乾的实力差距便会越大。
且诸国局势將会越混乱,对我大乾越为有利。
因此甘冒风险,主动挑起两国纷爭。
如今先不说其它几国,阴、赵、蒙、甚至是武,皆是极为忌禪我大乾的。
蛮国对我大乾挑畔,双方发生爭执,几国大概率会暗中出手,共同针对我大乾。
再一步步结盟几国,共同对抗我大乾。
按照情报,臣猜测、蛮国或许早在为此做准备。
但发动时间应该不是现在,还会晚一些是蒙国压迫武国,加上阴国也加快了针对武国的脚步,所以才提前发动。”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