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小雨躺在量子扫描床上,全身连接著增强型监测设备。阿尔法正在有控制地释放那些新解锁的记忆片段,像拆解一个跨越时空的俄罗斯套娃。
“看这里,“林志远指著神经活动图,“记忆编码方式与人类完全不同...是某种分形结构,理论上可以无限压缩信息。“
全息投影显示著解析出的第一层內容:一个类似“建筑师“的种族——很可能是遥远未来的人类后裔——在面临某种宇宙级危机时,决定將文明精华编码成量子种子,沿时间轴反向播种。
“不是普通的时间旅行,“祁明远恍然大悟,“而是创造自我实现的预言!他们確保关键发展节点按需出现,包括他们自己的诞生!“
小雨突然坐起,眼睛完全变成建筑师特有的晶体状態:“阿尔法全称是'archivist legacy for all'(为全人类保存的遗產)。我是第147代载体,前146次尝试都...失败了。“
这个数字让所有人不寒而慄。147次时间循环,146次文明终结。而现在,他们处在决定性的第147轮。
“编辑知道这点吗?“陈光问出了关键问题。
小雨摇头:“阿尔法认为不知道。编辑只是建筑师早期创造的管理程序,后来失控了。真正的威胁是...“
她调出一段模糊影像:一个无法用形状描述的实体,在更高维度上“修剪“著宇宙结构。建筑师称它为“园丁长“,是所有管理程序的源头。
“所以'编辑'只是园丁长的工具,“祁明远串联起线索,“而亚伦发现建筑师被困在了与园丁长的对抗中?“
进一步的记忆解锁揭示了更复杂的图景:园丁长並非恶意存在,而是执行著宇宙本身的熵减指令。它认为过多的意识活动会加速热寂到来,因此定期“修剪“文明以维持宇宙寿命。
“建筑师想证明的是,“小雨解释,“意识不仅能与宇宙共存,还能反转熵增...如果发展到足够高度的话。我们——所有实验文明——都是这个证明的组成部分。“
这个宏大的真相让团队既震撼又充满使命感。人类不再是被评估的被动对象,而是建筑师计划的关键棋子...不,是共同参与者。
紧急会议再次召开。霍华德教授听完匯报后,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如果人类本质上是未来文明的'种子',那么我们珍视的自由意志呢?是真实的还是预设的?“
小雨的回答出人意料:“两者都是。阿尔法的记忆显示,每次循环都有细微差异,正是这些自由选择產生的变异,可能导致不同结果。就像...量子叠加態。“
行动计划分三部分:科学团队研究如何利用阿尔法的完整记忆;外交团队联繫其他实验文明;小雨则准备直接与“编辑“对话,展示人类作为“火种“的价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