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盲人在国內,的確是一个受忽视的群体。”
“说实在的,你有把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的想法,我很高兴。
但是,我很担心,担心你能不能把它给拍好。
毕竟,你太年轻了。”
毕老师没有委婉,而是很直接的点出了陈磊的缺点所在。
他不等陈磊开口,继续说道,“你刚刚也说了,盲人是一个受忽视的群体,也是一个有些封闭的群体。
外人对盲人,也会有很多刻板印象。
其实,我在写这本小说的时候,也很担心,自己是否也在故事里面添加了一些健全人的刻板印象。
所以,我也很担心,你会不会也带有这样的刻板印象。”
陈磊懂他的意思,这算是拒绝了。
如果是张国师、楼燁、贾张軻等已有几部成名作的大导演,来买改编权,可能毕老师的顾虑会少很多。
文化圈里,爱钱的有,但爱作品的也不少。
显然,陈磊这是碰见了一个爱作品的人了。
对於这样的人,陈磊不能砸钱。
砸钱虽然有一定的机率会让对方同意,但同样的,陈磊在作家圈子里的名声也可能臭了。
將来,如果陈磊再看中了一个故事,可能別人连见面的机会,都不愿意给他。
毕竟很多文人清高,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毕老师,我知道你的顾虑。
毕竟我人年轻,经验少,到目前为止,只拍了一部电影,还是青春校园片。
但我还是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机会。”
陈磊说完,就从背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放在桌上,推到毕老师的面前,
“毕老师,这是我在看完推拿小说之后,写的读后感。
等你有空了,请你看一看。”
这笔记本上面,是陈磊手写的读后感。
在来之前,陈磊就做好了可能会被拒绝的准备,事先就备下了这个笔记本。
本子里不止有对故事的读后感,还有每个人物的性格剖析,以及如何把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剧本的小想法。
毕老师看了陈磊一眼,又看了一眼桌上的笔记本,最后还是把笔记本收入包里。
恰好此时,老板娘端菜上桌,他便招呼道:“行,那咱们先吃菜。”
之后,他们二人就再没聊过电影改编的事情,而是说了一些彼此共同的话题。
吃完饭,陈磊把毕老师送到公交站台,看著他坐上公交车离开。
原本陈磊是想叫计程车的,但毕老师坚持要坐公交,说这样方便观察人物。
见人家这习惯,怪不得小说写的细致入微呢。
陈磊一转身,就看到老吴出现在不远处。
他也没被嚇住,主要是这几天有些习惯了这位隱身人的存在。
由於没有订回程的机票,陈磊便开始在金陵的大街小巷上散步。
说是散步,其实他是在看两边街道的店铺。
如果路上碰见了公园,看到有老太太老爷爷们在公园里组织活动的话,陈磊也会去围观。
去景点玩,只是走马观灯。
但在街头巷尾閒逛,听著耳边陌生的语,他还真有了自己是在异地他乡旅游的感觉。
第二天,陈磊躺在酒店的床上,看电视,接到了毕老师给他打的电话。
“下午有空没?我请你去按摩。”
在电话的那头,毕老师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