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打的是后勤,没有稳定的后勤供应,再厉害的將领也玩不转。
关兴只有两三千人的时候还可以靠抢劫过日子,但现在兵马上万了,再靠抢劫明显不现实了。
况且附近几个穷县都被抢完,已经没有供他抢劫的目標了,想继续生存必须建立稳固的后方才行。
庆幸的是他们所处的乌伤大末一带属於金衢盆地,境內全是良田,若能充分开发利用起来,养活上万汉军不成问题。
谢冲知道土改和春耕的重要性,郑重拜道:“將军想让卑职怎么做,儘管吩咐就是。”
关兴说道:“我想让你跟钱运继续分地,將乌伤没有分完的土地以及大末诸暨等县的土地全部分配下去,再统一调拨物资,为缺乏耕牛粮种的百姓提供帮助,以此保证春耕顺利进行。”
谢冲重重点头道:“將军放心,卑职一定公平公正的將土地分配到每户百姓的手里,绝不辜负將军的期望,更不耽误今年的春耕。”
骤然负责好几个县的土改工作,谢冲的职权比太守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了,而且隨著关兴打下的地盘越来越大,他的地位还会提高。
若能紧隨关兴的脚步將差事干好,等將来汉中王光復江东,自己凭藉这份功劳定能平步青云。
天可怜见,他们老谢家两代人的努力终於要看见回报了。
想到光明的前程,谢冲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饭都没吃便招呼钱运下乡去了。
关兴却回到书房陷入沉思,现在吴军虽被全歼,事情却远没有结束,还有几件迫在眉睫的工作必须解决。
首先就是降兵改造和部曲整编问题,新降的五千精锐吴军比想像中顽固,远没有私兵好忽悠。
而且他最初的设想是给每屯配名导员,每部配名导教,让他们充当后世z委的角色,但因为人手不够,各部的导员导教全部空缺,唯一的一名导教谢冲还被调去干別的了,等於这个职位白设了。
但关兴並不打算放弃,他准备建立汉军学校,將有上进心的士兵都送进学校深造,没有人才就自己培养嘛,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想办学校得先造纸,造纸短期可以满足学生的书写需求,长期可以打破士族对教育的垄断,所以必须提上日程。
其次是经济,大汉的生產力太低,生產力低的核心原因是缺乏生產工具。
前段时间关兴下乡土改,悲催发现许多地方一整个村子竟然找不出一把完整的菜刀。
后世农村必备的铁锹铁锄钁头等常用工具这里都没有,就算偶尔找到一两件也是锈跡斑斑磨损严重,半尺宽的锄头磨的只剩婴儿巴掌宽你敢信?
就这锄头的主人还跟宝贝似的,碰都不让碰。
铁锅就更別说了,妥妥的奢侈品,好几个村子都凑不出一口锅。
还有耕犁,目前曲辕犁尚未问世,百姓用直辕犁也就罢了,关键是没货啊,七八个村子凑不出一把完整的犁,百姓种地真的是用手在刨啊。
这么劳作,生產力能高才见鬼了。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缺铁。
大汉的钢铁產量太低,仅有的那点钢铁都拿去打造兵器了,根本没有多余的流入民间。
所以必须將钢铁厂建起来,规模不需要太大,只要能给每户百姓配齐铁锹锄头钁头三件套,生產力立马就能来个质的飞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