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著这一幕,不免又让沈临有些怀念起三年前与师傅和小师妹住在山门內的日子。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可惜啊,师傅如今不知去向。而那个嫌弃他的小师妹,如今应该也回到京城去了吧?
回过神来后,沈临从包裹中取出衣物,来到后院浴房,洗了个冷水澡!
初春天寒之日,深夜时分气温极低。浴房內,冰冷刺骨的冷水浇灌而下,將沈临那白皙的肌肤冻的通红。
但沈临却感受不到任何一丝寒冷之意,在刺骨的冷水刺激下,他的意识也反倒极为清晰敏感。
自沈临五岁开始跟著师傅习武以来,他就只洗冷水澡,哪怕是深冬严寒之日,依旧如此。多年来的习惯,锻链出了沈临一身极为结实的体魄。虽算不上百毒不侵,但寻常病疾很难对他造成太大影响。
武学一道,分为內外。內家高手链气,外家高手练体魄。只不过,这二者之间有著极为明显的差距。
外家高手主练强壮体魄,增强自身力道与体质,一力降十会,顶尖的外家高手,拳力惊人,身体素质更是极为强悍。
但外家高手的短板也极为明显,不管怎么练,终究不可能练到真正铜墙铁壁,无坚不摧的地步。
而內家高手主练气,凝聚一口气,可百米之外伤人於无形。內力浑厚者,更是能以气御剑,以罡风护体。
能达到天境实力的高手,更是几乎已经超出普通人类的范畴,虽不能一剑开山,断海那等离谱操作。可天境高手气息连绵浑厚,隨手间造成的毁灭伤害,也绝非外家顶尖高手所能及。
但,內家高手的短板也同样极为明显!
对武学天赋要求极高,並且修行內气的难度和时间极长。没有长时间的苦修,难有成就。哪怕许多天赋异稟之人在链气之上数十载,也终究难成气候。
当然,这二者並非是二选一的局面,內家功夫和外家功夫属於是相辅相成。只不过寻常习武之人在练武之时,会有所偏重取捨。
沈临自五岁开始习武,在师傅的指点下从外家功夫入手,先淬体,不断强壮体魄,增强自身实力。
用师傅的话来讲,外家功夫虽没有內家功夫上限高,但这天底下毕竟没有神仙的存在,內家高手哪怕再厉害,终究脱离不了人的范畴。
只要是人,就必定有弱点缺陷。外家顶尖高手,也未必会真的会打不过內家顶尖高手!
从古至今,多少天才高手死在了小人物之手?
而淬链注重外家功夫,便能最大程度的提升自我硬实力。使得哪怕日后沈临行走江湖遇上任何突发状况危险,不至於阴沟里翻船。
当然了,道理大家都懂,但想要办到这一点可不容易。
无论是內家功夫和外家功夫,习武之人都得有所取捨。通常都是专注其一,以其他为辅。而像沈临这般二者兼修,以外家功夫淬链身体,又修行云门功法,练出一身浑厚內气之人,天底下少之又少。
即便是沈临,也是在苦修了十几年后才终於有了如今的成果。
几百年来,天下武学在发展过程中,由数位顶尖宗师高手的演练总结,最终形成了一套武学境界。
天下武学,分为九境!
从一到九,一为首,九为末。
但武学一途,毕竟不是简单的比实力境界的高低就能决定输贏。
因此,武学实力境界虽分为了九境,但这九境当中的各境界划分並非像玄幻修仙世界那般等级森严。加上如今又过去了几百年,武学演练进化使得各境界界限逐渐变得模糊。
当今天下人,更习惯於以上中下三境来划分武者实力。
能踏入下三境,已算的上江湖中小有武学成就之人,基本上属於各门派世家的基本盘,也是江湖中最为之多的一类。
而达到中三境,便已算是高手。这一类人通常都是各世家的核心骨干成员,而民间之中,这一类的高手通常都会被各方势力拉拢。
沈临先前杀的那个狂刀帮的赵泰,便勉强算是挤入了中三境门槛。只不过他的硬实力要弱上不少,纯靠刀法精湛狠以及丰富的实战经验。
因此,武学境界的划分,往往还要结合实战经验以及各方面的要素。
至於上三境……
这上三境的实力划分就比较细致一些了,达到这个境界,基本上已经算得上是顶尖高手!
而上三境中的一二境,更是当世稀少的顶尖高手。基本上只存在於世家豪门,江湖门派,亦或者是皇宫內的供奉高手。
江湖之中的野路子,想培养出一位顶尖上三境高手几乎难如登天!
至於在一境之上,还有天境这一特殊存在的境界!
当今大寧王朝境內,明面上也只有四位天境高手,算是属於顶尖宗师级別的高手!
大寧王朝有两位,剩下的两位都出自江湖顶尖豪门世家。
当然,除去明面上的天境高手,暗地里自然也还会有天境高手的存在。
不过数量並不会多,满打满算不会超过两只手。
毕竟想培养出一位天境高手的难度极高,不仅仅需要百年难遇的武学天赋,而所需要耗费的財力物力远比想像中要恐怖的多!
因此,天境高手几乎不可能出自民间!
武学一途早已被朝廷世家和门阀垄断,想成为顶尖高手,除了拜入这些势力之外,几乎没有別的任何出路。
没有资源的堆砌,没有武学功法的加持,没有神兵利器的辅助,哪怕天赋再高的天才,也很难迈过那一步!
这也意味著,武学一途的上升空间,在这些年其实早已被世家门阀垄断的差不多了。
而这,也大概是姜南枝想拜沈临为师的重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