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取其精华,构成糟粕!(7.8k)
巨大的扶摇號火箭,在无数人的注视下,腾空而起,直衝云霄,直播间左上角硕大的哗站独播logo,格外醒目。
直播间里,弹幕瞬间爆炸。
“臥槽,这辈子第一次看火箭发射,太燃了!”
“我妈问我为什么跪著看手机,我说我不是在看火箭,是在看哗站的未来!”
“给了多少买个冠名权?谁说哗站亏了,这波血赚啊!”
“火箭上居然有b站的logo,我感觉自己也飞上天了!”
此时,哗站总部,熊总看著实时后台数据,激动得手都在颤抖。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在火箭点火的瞬间,突破了歷史新高。
不仅仅是火箭发射,卫宏带来的合作,让整个哗站都活了过来。
在火箭发射前,他们就和卫宏的助手商量好了,火箭研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製作成科普视频,在哗站上独家发布。
这些视频,有工程师亲自讲解的火箭原理,有工程师们在车间里调试的细节,有卫星项目负责人介绍卫星的用途,每一个视频,都获得了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播放量。
特別是周宇教授亲自发布的第一个简单介绍视频,仅仅用了一天,播放量就突破了一亿。
这个数据,让哗站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他们以前只知道周宇教授的影响力大,但没想到,大到了这种程度。
火箭发射后,熊总亲自给卫宏打去了电话。
“卫总,恭喜恭喜!火箭发射成功了!我们哗站的直播,在线人数突破了歷史新高!”熊总声音再也没有以往那么矜持了。
“我就知道,有周宇教授在,这个项目,就不会失败。”卫宏同样很开心,这次合作,毫无疑问让他敲响这群网际网路金主的大门。
以后想要找人爆金幣,至少能多一条路了。
“卫总,这次合作,对我们哗站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品牌升级,您可能不知道,火箭发射后,我们网站的註册用户,增加了上万。”
“而且,以前很多不活跃的老用户,都重新回到了网站,他们不光是来看火箭发射,更是在討论航天技术,討论未来。”
“我们发现,网站的用户生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我们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动漫、游戏、二次元,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硬核科技、科普內容,开始受到用户的追捧。”
“卫总,我想再和您谈一个合作。”熊总知道,不能再等了,他必须趁热打铁。
“哦?熊总,您请说。”卫宏早就料到,熊总会再找他合作,就是没想到会如此之快。
“是这样的,卫总,这次的合作,我们看到,用户对於航天、科技的兴趣,是前所未有的高涨,我们希望,能和您的团队,建立一个长期的合作关係。”
“我们希望,未来的每一次火箭发射,每一次卫星升空,我们都能获得独家直播权和宣传权,我们愿意提供更多的赞助,来支持你们的科研项目。”
“当然,我们也会继续和你们合作,製作更多的科普视频,让航天技术,走进千家万户。”
他要將哗站,打造成一个集动漫、游戏、二次元、科技、航天於一体的综合性视频社区。
以后什么优酷、爱奇艺,根本不配给他们提鞋。
他要让哗站,成为龙国年轻人最爱的视频网站!
“卫总,您觉得如何?近期有发射火箭的计划吗?”熊总期待地问道。
卫宏:
发射火箭的计划倒是有,但是周宇那边好像没说可以进行商业上的合作。
之前让哗站搭个火箭便车一是因为他们缺钱,二则是insta刚好也想合作,刚好北邮製造的卫星要发射,所以他给整了个拼夕夕项目。
这次周宇会不会同意商业合作的事,他还真的没把握。
卫宏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掩饰住內心的复杂情绪,熊总的提议太诱人了,每一次的火箭发射独家直播权、持续的宣传合作、更多的赞助——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搞科研,最怕的就是缺钱。
周宇的项目,虽然有国家拨款,但那也只是杯水车薪,每一个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都像是一个无底洞,烧钱的速度比火箭升空还要快。
就像这次的扶摇號,周宇教授为了验证电磁弹射技术的可行性,在火箭的每一个环节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也耗费了大量的资金。
目前在研发的陆军装备、天基等等项目都需要用钱。
如果能和哗站建立长期合作,那么周宇的研究,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眼下各种项目也能更快地推进。
但问题是,周宇教授的脾气,他比谁都清楚。
周宇性格温和,可他认定的事,没有人能够说服他。
而且这其中涉及到保密项目的事,跟之前性质不太一样。
卫宏脑子里面天人大战了一番,他决定先把熊总稳住再说。
拒绝是不能拒绝的。
现在嘛,他只能开始他的表演了。
卫宏放下茶杯,看向熊总,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熊总,你的提议,我个人非常感兴趣,但你应该知道,周宇教授的性格,他对商业化一直很排斥。”
“这次的合作,他也是因为我说服他才勉强同意,如果我再提出,要和他建立长期合作,他可能会直接拒绝,甚至连我的面子都不给。”
“所以,我不敢保证,他会同意你的提议,而且,我们最近的发射计划,都在保密阶段,具体时间,我也不清楚。”
熊总听完,微微皱眉,卫宏说的是实话。
周宇教授的大名,在网际网路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一个天才,也是一个怪人。他从不接受任何商业採访,也从不为任何商业產品代言。他的一切,都只为了科研。
“卫总,您说的这些,我都能理解。”熊总沉思片刻,说道,“但我觉得,您可能忽略了一点。”
“哦?哪一点?”卫宏好奇地问道。
“周宇教授,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但他也是一个爱国者。”熊总的语气变得急切起来,“他搞科研,是为了国家,是为了让国家变得更强大。”
“而我们哗站,也是为了国家,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航天,爱上科技。我们希望,能为国家的航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这次的合作,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合作,更是为了共同的理想。”
“卫总,您再和周宇教授聊聊,就说我们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爱上科学。”
卫宏眨了眨眼。
心想周宇能被这个说服才有鬼了。
周宇本人其实比谁都懂如何让龙国变得强大。
他思考了几秒后,说:“这样吧,熊总,我回去和周宇教授聊聊,但我不保证他会同意。”
“如果他同意了,我们再来谈合作细节,如果他不同意,那我也没办法了。”
熊总露出笑容,看来卫宏已经动心了。
“卫总,谢谢您!”熊总站起身,激动地伸出了手,“我相信,周宇教授,最终会做出最正確的选择!”
等熊总一掛电话,卫宏就拿起外套立刻驱车前往周宇所在的实验大楼。
他心里盘算著如何向周宇开口,直接提商业合作肯定不行,必须换个角度,当他抵达实验大楼时,发现周宇正要离开,周宇穿著一件简单的灰色t恤和牛仔裤,手里拿著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行色匆匆。
“周教授,周教授!”卫宏快步上前,叫住了他周宇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卫宏,脸上带著一丝疑惑:“卫总?你怎么来了?找我有什么事吗?
“周教授,我正好有点事想跟您说,您这是要去哪儿?”
“正要去开个技术研討会,跟航天局的专家们碰个头。”周宇说著,警了一眼手錶,“时间快到了,要不,你跟我一起去?”
卫宏心中一喜,这正是求之不得的机会。
他点头道:“行!我正好想了解一下项目的最新进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听懂了。”
周宇愣了一下。
心想没听懂不是正常的吗?
不过为了不伤害卫宏的心臟,周宇决定闭嘴。
两人一同乘电梯上楼,卫宏一边走一边小声地將和哗站的会谈简单说了一遍,著重强调了哗站对航天科普的热情,以及用户对硬核科技內容的巨大需求。
他小心翼翼地观察著周宇的表情,周宇只是平静地听著,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这让卫宏心里没底,他不知道周宇是在思考,还是根本不感兴趣。
快要到会议室时,周宇才说道:“我得考虑下。”
卫宏心知不能继续说下去了,於是收起了心思,跟著周宇来到会议室,会议室里,已经坐著十几位专家。
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有航天局的资深院土,有材料学领域的泰斗,也有计算机和控制领域的顶尖人才。看到周宇和卫宏进来,大家纷纷起身打招呼。
会议很快进入正题。
大屏幕上展示出“天基太阳能电站”项目的技术路线图。
会议主持人,一位头髮白的丁院士,清了清嗓子,说道:“周宇同志,要不你先来匯报一下,天基能源项目目前的技术瓶颈和突破方向。”
周宇站起身,没有废话,直接切入主题,他走到屏幕前,调出几张详细的图表。
“各位专家,目前天基能源项目有三大核心技术难题需要攻克,第一个,是超薄砷化薄膜电池的製造。”
他指著屏幕上的一张图片,那是一张放大无数倍的薄膜电池结构图。
“我们已经成功研製出厚度为1毫米的柔性砷化鎵薄膜电池,转化效率达到了25%,但要实现大规模量產和太空应用,我们需要將厚度进一步降至0.15毫米以下,这將极大地减轻载荷重量,降低发射成本。”
“这其中的难点在於,当薄膜厚度减小,材料的晶体结构稳定性会变差,同时,如何保证在极薄的衬底上实现高转化效率的p-n结,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周教授,我们材料所已经成立了专项攻关小组,正在尝试使用全新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技术,来解决晶体缺陷问题。”
“但厚度降到0.15毫米,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物理极限的挑战了。”一位材料学专家说道。
周宇点头表示理解:“是的,所以我们必须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我们继续优化材料生长工艺,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寻找新的柔性衬底材料,比如石墨烯,来替代传统的砷化衬底,这需要我们和各位材料学专家通力合作。”
“第一个问题先放著,我们再看第二个技术难题一一太空智能组装。”
他展示了一张模擬动画。
动画中,一架白色的空天战机,在太空中释放出一个造型独特的太空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跟蜘蛛一样,它的躯体固定在了白帝的舱內,八只腿则从白帝舱內伸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