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呛人的烟味!(7.2k)
京城,一家装修古朴的私房菜馆,“这地方你放心,安保都是最严的,今晚你就放鬆一下。”
周宇听到丁院士介绍,有些哭笑不得。
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也亏他们能找到。
不对,估计是这帮院士有吃饭聚会的需求,所以上面让人在这特地修了一个私房菜馆。
跟著丁院士走进包厢,周宇瞬间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茶香和菸草味。
抬头一看,十来个白髮苍苍的老者围坐在一张圆桌旁,他们都穿著最普通的衬衫和夹克。
“周教授?!”
还没有等丁院士介绍,在座的院士当中就有人认出了周宇。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周宇身上。
包厢里的说话声消失了。
“老顾,你认识周教授?”一个老者问道。
“何止认识!我们工程院的会议上,每年都得把他的论文拿出来反覆研究!”被叫做老顾的院士,激动地说道,“周教授,您怎么来了?”
“老丁,你小子,怎么不早说!”另一个院士,许院士,也站了起来,他的脸上充满了懊恼,“要是知道周教授要来,我早就把家里的好酒拿出来了!”
丁院士看著这帮老傢伙的反应,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知道,他把周宇带到这里来,是多么正確的一个决定。
“周教授,坐!坐!”
所有的院士都站了起来,纷纷让周宇坐下。
周宇有些尷尬,他没想到,自己会受到如此热情的欢迎。
他看向丁院士,眼中充满了无奈。
丁院士笑著拍了拍周宇的肩膀,示意他坐下。
“周教授,我敬您一杯!”顾院士举起酒杯,笑著说道,“我们这些老傢伙,都老了,以后的希望,就靠你们年轻人了!”
周宇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简单喝了两杯后,大家没有刚才那么端著身份了,开始放鬆聊了起来。
“老丁不知道你最近在做什么?你知不知道老顾那边最近拿下了一个和太空发电站的项目,你要是再不努力,这次又要被老顾甩在后面了哦!”许院士问道。
太空发电站的项目?丁院士听著微微一愣,他的眼神不经意间了周宇一眼,看到周宇也露出了些许异的表情。
他心里立刻明白了,这正是上面一贯的风格一一让多个团队同时研发,互相竞爭,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优的方案完成任务。
周宇的项目刚刚立项,战略保密等级极高,他不能泄露一丝一毫。
他试探性地问道:“是哪一方面的啊?太空发电站可不简单。”
顾院士的脸上泛著红光,显然是为自己的新项目感到骄傲。
“超薄砷化鎵薄膜电池,老丁你听说过吧?”顾院士笑著说,语气里带著一丝炫耀,“两个月前我们就拿到了上面拨下来的经费,现在团队已经组建完毕,正在全力攻关,爭取在最短的时间內,拿出成果。”
丁院士的脸色精彩了起来,他心里暗自盘算著。
两个月前,周宇所主导的太空发电站项目还没有立项,也就是说上面一如既往地让多个团队同时研发,看谁出成果更快。
饱和式研发嘛,这么操作很正常。
“哎呀,老顾,你这可太不厚道了!”丁院士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羡慕嫉妒恨”的表情,“这么好的项目,也不跟老哥哥说一声,让我去给你打打下手,蹭点经费也好啊!”
顾院士被丁院士的话逗笑了,他知道丁院士是在开玩笑,但心里还是非常受用。
“老丁,你別这么说,你可是我们的老前辈,我们怎么敢让你去打下手呢?”顾院士谦虚地说道,但语气里却充满了骄傲,“这个项目,难度太大了,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將超薄砷化鎵薄膜电池的厚度,降到0.15毫米,同时还要保证它的转化效率。”
丁院士心里一动,他知道,这正是周宇他们正在攻关的技术难题之一。
“老顾,你这可真是难为我了。”丁院士笑著说道,“我们这些搞理论的,对你们这些搞实际的,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你既然能把这个项目拿下,那说明,你们团队,一定有两把刷子!”
“那是!”许院士在一旁得意地说道,“老顾他们团队,可是我们工程院,最顶尖的团队。他们在超薄半导体材料方面,可是有绝对的优势!”
丁院士的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他知道,顾院士的团队,在超薄半导体材料方面,確实有很强的实力,如果能將他们的技术,与周宇的技术结合起来,那周宇的项目,说不定会如虎添翼。
但关键在於,顾院士愿不愿意。
牵扯利益和荣誉的问题,没几个人愿意拿出来分享。
一谈起正事,丁院士也不计较其他人嘲笑他了,说道:“老顾,你们的项目,確实厉害,不过,我们这些老傢伙,都老了,以后的希望,还得靠年轻人啊!”
他指了指周宇,接著说道:“你看看周宇,他现在可是我们龙国天才科学家。他脑子里,装的都是我们这些老傢伙,想都想不到的新奇点子。”
“你要不要和周教授合作下?”
丁院士这话一出,在座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顾院士反应最快,笑道:“老丁你又开玩笑了,周教授那么忙,哪能让他来帮忙啊!”
“倒是你老丁,如果没有项目的话,倒是可以来我们组上,唔,好像不行,我们领域有些不一样,不过你组上有学生想转专业的话,可以跟我说。”
转专业?
顾院土这话无疑是接了丁院土的伤疤,以前他申请经费没批下来,只能帮一部分学生转了专业,这事他一直耿耿於怀,没想到这货居然还在提!
看来顾院士担心周宇进组会抢他的功劳,所以不愿意让他进组。
行,给你机会了,你自己不要,到时候可別傻眼!
就让你这傢伙先得意一段时间。
丁院士想明白后,当即淡然说道:“那倒不用了,等我申请好新项目再说。”
“那你申请的时候记得先去雍和宫拜拜。”
周宇看著丁院士和顾院士你来我往的“商业互吹,感觉像是两个老顽童在打太极,不就是个项目吗?
多大点事,怎么就爭起来了?
他其实没打算和顾院士合作,一来他目前已经合作团队了,二来是顾院士看起来很在乎荣誉,这种人周宇歷来都少沾边。
搞科研荣誉自然而然就来了,有什么好爭的?
当然,周宇不敢把这话说出来,毕竟在院士面前装x,那就太刺激了!
他端起茶杯,默默地喝了一口茶,假装自己是个路过的吃瓜群眾。
“周教授,您怎么不说话啊?”顾院士突然转头问他,语气里带著一丝戏謔,“是不是我们这些老傢伙,把您给嚇著了?”
周宇心里一惊,差点把茶喷出来。他赶紧挤出一个微笑,说道:“没有没有,各位院土都是我的前辈,晚辈在旁听著,受益匪浅。”
这话说的滴水不漏,既恭维了在场的院土,又巧妙地避开了顾院士的陷阱。
丁院士在一旁看著,心里暗自点头,周宇虽然平时不爱说话,但情商却不低。
没著顾院士的道,这点比他强。
一想到自己是在和周宇合作,丁院士心情瞬间好了起来,一点没把顾院士刚才的话放在心里。
谁先出成绩还不一定呢!
“行了,別光顾著说了,菜来了,咱们先吃吧!”
何泰寧收拾好了行李,踏上了回国的航班,何泰寧走下飞机,踏上龙国土地的那一刻,一股熟悉而又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阔別多年,他曾以为祖国的一切都和记忆中一样,但机场高速上呼啸而过的无人驾驶汽车,以及隨处可见的人工智慧交互屏幕,都在无声地告诉他,这里早已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了。
打车软体里,他选择了无人驾驶专车。
上车后,一个温和的电子声音响起:“尊敬的何先生,欢迎您,本次行程將由小智为您服务,请系好安全带。”
何泰寧愣了一下,他知道人工智慧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在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还是让他感到震惊。
在霓虹和丑国,无人驾驶技术更多停留在测试阶段,而在这里,它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汽车平稳地驶入市区,窗外,鳞次櫛比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每一栋都闪烁著科技的光芒,他看到,一些大厦的顶部,赫然立著聚变能源供电测试点的標识。这让他想起了周宇教授的可控核聚变项目。
在国外时,他只知道这个项目取得了突破,但没想到,已经开始进入了商业应用阶段。
这种跨越式的进步,让他感到震惊。
要知道,哪怕是在丑国,可控核聚变依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他打开手机,想查一下国內科研领域的新闻,但手机的提示让他再次愣住了:“尊敬的何先生,您已连接至龙国智能网络,是否授权小苔蘚为您提供智慧城市服务?”
小苔蘚,这个名字他听丁院士提过,那是周宇教授团队开发的人工智慧,听说过龙国正在搞智慧城市的项目,何泰寧想到这里好奇地选择了“授权”。
下一秒,手机屏幕上弹出了一张完整的城市三维地图。地图上,每一栋建筑、每一条道路、每一个交通信號灯都清晰可见,並且都標记著实时数据,“尊敬的何先生,小苔蘚已为您获取周边交通、环境、生活服务等实时信息。您目前的所在地,距离龙科院最近的聚变能源供电测试点为西城大厦,步行距离约800米。”
他试著在地图上点击了附近的一家咖啡馆,瞬间,手机屏幕上弹出了咖啡馆的实时客流量、排队时间、甚至还有店內环境的三维全景图。
原来,在周宇开启智慧城市项目后,小苔蘚便接入了城市中大量的数据。这背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数据共享大行动。
何泰寧在国外时,也听说过数据的重要性,但在西方国家,由於隱私保护和商业竞爭壁垒,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数据壁垒非常高,要想实现如此大规模的数据共享,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龙国不同。
周宇在立项之初,就清楚地意识到,要打造一个真正的智慧城市,必须打破数据的孤岛。
这事他没办法做,也不想做。
所以为了省事,他找到了高层,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由政府牵头,建立一个统一的城市数据平台,所有涉及城市运行的公共数据,如交通、气象、电力、医疗等,都必须接入这个平台。
政府数据是基础,但要让小苔蘚变得真正智慧,还需要接入海量的社会数据,於是,政府出面,与国內的几大网际网路巨头进行了多次会谈。
最终,各大网际网路巨头纷纷与政府签订了协议,將他们手中的数据,接入了小苔蘚的城市数据平台。
於是,小苔寧便接入了城市中大量的交通数据、消费数据、社交数据,甚至还有物流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小苔蘚可以实时分析城市的人流、车流、物流,从而做出最精准的判断和调度。
何泰寧看著手机屏幕上,意识到上面呈现的內容,它们背后所代表的,是无数个企业的通力合作,是无数个技术人员的默默付出。
这事,丑国、宽虹都没有做成功,龙国居然成功了。
何泰寧看著车水马龙的街道,莫名地觉得胸口发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