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梨去工业园看了柳叶和唐红梅的公司入驻情况,虽说也想和她们一起,无奈,她的规模达不到,只得作罢,还是將传统插踏踏实实做好吧。
范梨从无锡梅插艺术展布展回来后,知道“传统插”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產后,她对传统文化和非遗更热爱了。
非遗文化从2015年开始显著热起来,达到了21.7%的高峰。“要培育工匠精神”成为“全民非遗热”的催化剂。《关於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这些报告出来后,媒体推波助澜,纪录片、电影、直播、真人秀等多媒体形式,让非遗文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传播。
因而,范梨想在琉城大力推行传统插,每天对著电脑学著做传统插的app,想先做公益讲座,吸引別人来听课,为以后做培训班铺垫。
宋欣欣和范玲丽关於做大店模式的规划已经全部完善好,在公眾號上已经做了十期內容。
宋欣欣见年过半百头顶有了少许白髮的范梨,戴著老镜选文字和图片,就过来提议,“妈,你真想在琉城做传统插,我倒有个好主意。”
范梨无暇顾她,“少来打扰我,忙著呢。”
宋欣欣一指摁停了键盘,“妈,妈……范老师,你听我跟你说,”她拉过椅子坐在范梨旁边,“我给你拍一些你插的视频,你穿上中式服装或汉服,你本就生得很古代……提著篮子去户外剪树枝,去採,寻一个亭子坐下来插,把萱萱妹妹叫来当演员,她可以穿上汉服,与你偶遇在凉亭……你与她有一些对话,我们事先写好剧本……以这样的方式来宣传传统插……以这样动態的方式来告诉琉城喜欢传统文化的人,走进传统插课堂,体验传统插……”
宋欣欣说得津津有味,范梨却皱起了眉头,“倒是不错的主意,只是我还差点东西。”
“什么东西?”
范梨从无锡回来后,认识了几个外地的同行,互相加了微信,被她们拉进了微信群,群里会发一些她们的插作品,也会发一些关於传统插的资讯,赛事,范梨就想著找个什么赛事去参个赛长见识。
“差点参赛的资料,我想去参加传统插的赛事。”
“妈,我支持你去,我也跟著你去,拍东西啊。”
范梨不敢置信地看著她,“真去?”
宋欣欣点头,“真去,为了老妈的事业,我必须去跟拍。”
“那行,6月15日同我去南寧参加传统插荷专题插大赛。”
“还有一个月,我去买台好相机来,让晓华教会我。”宋欣欣有了赵康健和周晓华两个弟弟,一些电脑和相机上的技术活,他俩包圆了。
范梨见宋欣欣一直没跟她吐露男朋友的事,就想问问她,“欣欣,妈妈觉得你现在是恋爱的黄金年龄,怎不见你说男朋友的事?妈妈想知道。”
宋欣欣在大三时的確恋爱了,男朋友是武昌的,毕业时就分手了。原因是发现男朋友劈腿了她的室友,和她玩得最好的室友,毅然决然分手了,將室友臭骂了一顿。
宋欣欣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去跑剧组,知道娱乐圈的水很浑,她只是想系统学习一下表演艺术,回来做好艺事业,如果可以,將来条件成熟,自己能拍小剧。
“早就分手了,没什么好说的就没说,目前没有恋爱,没有目標对象,先干事业吧。”
范梨又切换了不可置信的表情,“真的假的哦?”
“骗你是小狗。”宋欣欣保证道。
范梨其实是担心她选周晓华,但她不担心宋北辰会知道自己的身世。她不希望周晓华成为她的女婿,或许是她多想了,人家两个年轻人没那层意思。
恶补了半个月的传统插理论,6月13日,范梨带著宋欣欣出发南寧参赛去了。
比赛场地在南寧的宾阳的一个大型农庄內,这里有足够大的活动场地和舞台,还有民宿。农庄內有果园,有动物,主要是有几亩荷和莲。
入住的第二天是赛前培训,全部参赛选手有四十二人,来自广西的参赛选手就占了大半数。
主办方是北京一家传统插培训机构和中国传统插协会,承办方是这家叫三鼎的农庄。
在培训机构授课老师的带领下,选手们去农庄找材看荷了。
农庄规模很大,除了草还有许多珍贵的树木,庄主养了两只孔雀,宋欣欣第一次知道,会开屏的是公孔雀。
“妈,我一直以为开屏的是雌孔雀呢。”她悄悄地和范梨说。
范梨拍了一下她的太阳帽,“別看孔雀了,给你妈拍视频啊,我等会儿去摘荷和荷叶。”
范梨穿了件旗袍式长裙,穿了双绣缎面布鞋,戴著镶了边的藤编沿帽,像在自家庄园悠閒散步的当家主母。
宋欣欣从她的前边、后面,侧面取景,捕捉范梨最佳画面。
农庄里有工人下荷田摘荷,范梨却想在岸边自己摘,因为手够不著,差点掉泥田里去了,幸好宋欣欣拉得及时,还不忘打趣她,“妈,你穿得跟庄园主人似的,就不要去勾了好吧。”
女儿说得对,范梨就让工人去摘她想要的。
范梨是第一次用荷插,又特別喜欢荷和睡莲,“欣欣,给妈妈多拍自己几张和荷合影的照片。”
赛前培训放在二楼,主要材是荷和睡莲,器有常用的六大器。
范梨所不知道的是,还有架构艺,还有选手带了立裁模特来,正在用红竹叶和珍珠钉大头针,一片片叶子摺叠顺著纹路往立裁模特身上固定造型。
这倒给宋欣欣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位女选手钉的是一件旗袍样式,立领已经钉好了,半月袖也钉好了,开始做身体部分。
宋欣欣举起相机刚拍了两张照片,被选手发现了,以为她是来偷艺的,冲她吼了一句,“你干嘛呢?我的作品不许拍照。”
宋欣欣赶紧道歉,“对不起,我不知道。”
“你是参赛选手吗?”那女的喝问她。
这间屋子里有十几个人在做自己的作品,有六个是在做架构艺,其他的在插。
范梨在门口位置的一张桌上,选了一个宫廷篮正在插制,离宋欣欣那边只有三张桌子的距离,听到那女的大声,范梨见是宋欣欣惹了人家,慌忙过来拉住她,跟那女选手道歉,“对不起啊,她是我女儿,来给我拍照的,可能见你的作品有特色,就……对不住了。”
宋欣欣被拉到了门口,范梨压低嗓门教训她,“人家是参赛,你乱拍別人的东西,討骂得很。”
“不知者不为过,不敢了。”宋欣欣举手投降状。
晚上是理论课,传统插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莲英老师给选手们上课。
王莲英是传统插挖掘、整理和申遗的人,她是北京农业大学的教授。八十二岁的她,从传统插的发展史讲到了现在如何秉持传统和歷史文化,將传统插很好地传承下去。她对中国传统插的推广和传承寄予了厚望。
听得范梨心潮澎湃,又得知主办方的张超老师,竟是王莲英的弟子,心中更是为自己庆幸,来得太值了。
翌日上午十点,初赛正式开始。
器是选手自己选,到范梨选的时候,只有一个比笔筒更大更高的天青色瓷筒,还选了一个斗笠碗,她构思的作品是笔筒插荷,碗里插睡莲,一高一矮中间用石头和苔蘚来连接。
范梨抽到四十號。
宋欣欣站在观眾位置举起相机捕捉范梨的动態,思考,剪枝,插,拿一枝荷安排位置,她还去折了一枝杨柳来,柳树在池塘边,荷在池塘里,將看到的景致艺术性地浓缩在方寸之间,很考验范梨的插技巧。
三十多公分高的大笔筒,需要用撒来固定材,而撒的做法,范梨在无锡刘若瓦的课堂上刚刚掌握了一点要领,仓促地在比赛中运用,范梨內心还是很惶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