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章 094  六零年代机修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余凤敏高高兴兴的走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 她把这事告诉了杜思苦。

杜思苦听了后,说道:“这事没那么快,我估计车间落实得到明年了。”听顾主任的意思, 得手续全部办完才行,画了个大饼呢。

当然, 这饼还是能吃到嘴里的。

余凤敏:“有那么慢吗?”

杜思苦:“我问过厂里的老员工,也去图书馆查过资料, 一般情况, 市内审批可能会快一些,不过最快也在三个月, 要是省级以上,那就慢了。半年都算快的,一年都是常有的事。”因为物资要从外省调配。

这事比想像中的麻烦一些。

余凤敏开始发愁了:“那, 明年这车间能落实吗?”要是车间不落实,这分房指标也落实不了啊。

唉。

杜思苦:“放心吧, 三车间已经有动作了。”好像在改造机床, 把褚老请过去了,接下来一段时间褚老都忙得很。

褚老让她自己练习, 还说呢,一周后要在在手腕上加100克的法码。

他有空会过来检查的。

余凤敏又有了信心。

杜思苦拿出《自行车车间的建设计划》递给了余凤敏, “你跟顾主任都谈好了,这字该签了。”

余凤敏接过计划书一瞧, 上面还有杜思苦的名字呢,也在负责人这一栏,只不过在第二批, 第一批的名字留了空位。

“写这吗?”余凤敏指着空座位问。

“写我名字旁边, 或者下面。”杜思苦道, “上面是留给厂领导跟顾主任他们的。”

前面的才是第一责任人。

她觉得自己的名字就是凑数的。

当然了,她跟舒师傅作为车间的发起人,等车间建好,相信厂里不会亏待他们的。

余凤敏把名字签在了杜思苦旁边。

下午。

杜思苦把计划书交给了顾主任。

“你昨天扫盲班的课讲得不错。”顾主任问她,“你还对人造卫星有研究?”

杜思苦摇头道:“就是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了,想着机修厂的同志应该多增加点知识,就讲了这个。”又强调,“我听朱同志说过,宋良同志讲的都是比较深的技术知识,我肯定没法跟他讲得一样啊。”

宋良可是外面引进的人才,骨干技术员。

顾主任问杜思苦:“以后想长驻扫盲班吗?”

杜思苦课讲得不错,主要是扫盲班的同学们爱听,这就很难得了。

杜思苦道:“我觉得自己的知识还很不足,我接下来这段时间想多去图书馆学习专业书。”

顾主任明白了。

他说道:“行,那就等明年再说。”之后顾主任又说起了一件事,“拖拉机厂那边每个月咱们机修厂都要派人去一次,开会学习。”

研讨会。

这事为什么要跟她说呢?

杜思苦想了又想,“顾主任,天冷了,坐拖拉车后面会把人冻着的,风大。”让她当司机?等入冬,到了十二月,不光是下雨,说不定还会下雪呢。

这拖拉机能行吗?

顾主任一想也是,就让杜思苦走了。

杜思苦走到门口回头问:“主任,我十一月份有假吧?”

“有四天假。”

“我一号想休息。”杜思苦赶紧说。

天冷了,她得再去趟纺织厂,不说弄点棉花,弄点毛线团也行啊。

“休吧。”顾主任道。

28号上午九点。

范苗的火车到了终点站,这边气候更冷了一些,三人下了车后,去火车站的值班民警室,借电话拔了这边在正在建的机械厂的电话。

山里信号不好,打了几次没打通。

他们准备中午的时候再试试。

火车站这边的值班民警跟阳市的民警通过电话,知道范苗三人是机修厂的之后,询问了一下情况。

“你就是范苗?”阳市那边有家属报了失踪案。

原来人在这呢。

范苗站在了杨同志的身后,语气有些小心:“我是,同志,有什么事吗?”

“你家里人在找你,知道吗?”民警同志说。

阳市那边的民警把小王抓起来了,范家人也在接受审讯,这边并没有得到消息。

这年头通讯落后,如果不是紧急的事,一般不会频繁的联系。

家人?

听到这两个字,范苗心里一颤,她望着民警,真诚说道,“我是来支援三线建设的,家里人很反对,我就自个来了。民警同志,您能不能不要把我的具体下落告诉他们,如果那边问起来,您就说我平安就行了。”

民警同志一愣,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范苗道:“我想出自己的一份力,让国家更好。”

虽然她的力量微不足道,虽然这可能是一句大话空话,但是她会努力的。

不管怎么说,在这里扎根,用自己的双手干活,养活自己,比在家里被逼着嫁人生孩子强。

“好,你家里那边要是再问,我会跟他们说的。”

民警同志点头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只有自己不后悔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