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月莺是一号搬过来的, 2号早上天还没亮就开始干活,到晚上九点多才能休息。今天又是早早起来,跟个陀螺似的就没休息过。
辛苦不说, 还费手。
于月莺想走了。
只是一个临时工,又不是什么正经的铁饭碗。
于月莺心一横, 去找了后厨正在准备晚上菜单的看朱婶。
朱婶看到于月莺,说道:“你来得正好, 等会活干完了, 我领你去趟派出所,把这寄挂户口办了。”
中午的活忙完了, 下午能休息一天,三四点的时候开工做食堂晚饭的准备工作。
于月莺一愣,然后点点头:“好。”
办了寄挂户口, 她就能长久的住在城里了,不会被轻易的送回老家去。
她再咬咬牙, 干几天。
机修厂, 仓库。
袁秀红又看到了油桶边的水渍,外头下了雨, 仓库里拿东西的人鞋子是湿的,沾了水很常。可是像这样一大片的, 就不对劲了。
今天谁过来呢?
袁秀红去查看了一下今天的出进货单跟出货单。
又对着时间仔细的找了找。
今天三车间的人来得最多。
再就是仓库的几个搬运工,不过搬运工都是厂里的老员工了。
正想着, 仓库主管(钟主管)过来了,二号仓库那边在清单货物,人手不够, 让袁秀红过去帮忙。
又是二号仓库。
袁秀红把自己这边的东西摆放好, 仔细的锁上仓库的大门, 这才跟着钟主管去了二号仓库,机械厂的同志来这边拿零配件了,要把账算清楚。
二号仓库的库管段文曼同志,在算账上一向马虎。
这几次都是把袁秀红叫过来帮忙的。
段文曼看到袁秀红倒是热情:“小袁,来了,这次可要麻烦你了。”
面上亲亲热热的。
袁秀红:“我都是听主管安排,等会点完数,我就回去了。”
这次段姐可别想像以前一样,把她留到账目点完,之后还要她把二仓库所有的配件、零部件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点一遍。
段文曼看向钟主管。
钟主管道:“这次机械厂的同志要货急,这才找小袁过来帮忙的。小段啊,你是干不来仓库的工作,要不给你调个岗,去干别的?”
段文曼的公公以前是二车间的领导,不过现在退下来了,这能使的人脉关系就淡了。
钟主管就瞧着段文曼在二仓库呆着不合适了。
段文曼勉强挤出笑,“主管,我最近在扫盲班学习呢,以后这数目肯定不会搞错的。”扫盲班的老师真是的,这几天不知道在教什么东西,算数都不会教吗?
机修厂,传达室。
“去化工厂出差的几位同志回来了。”
“人呢?化工厂这边还等着回话呢。”
传达室的去找了一圈,结果发现出差的几位同志这会都没来上工,打听过了,说是明天才过来上班。
那明天才上班,那就明天给化工厂的回电话吧。
江原化工厂。
那边的同志等了一天,都没等到机修厂回过来的电话。这机修厂的同志没回去?还是路上出事了?
化工厂那边挺急的。
下午,下班的点,又给机修厂这边的同志来了电话。
“宋同志跟阮同志他们回来了,明天才上班,等明天我再让人去跟他们说。”机修厂这边的同志说的。
化工厂那边道:“你们厂长在吗?”
又找厂长?
机修厂的同志问:“您找厂长是?”
“我们化工厂准备派几位同志去机修厂开发合作项目。”
这会厂长已经下班了。
传达室决定明天一早去厂长办公室报告这个消息。
派出所。
朱婶跟于月莺从派出所出来,发现外面下了大雨,雨点噼里啪啦的,走在路上的行人,裤脚鞋子全被打湿了。
朱婶出门的时候就带了雨伞,那会是小雨,没用上。
朱婶撑开伞:“小于,我们该回食堂了。”
于月莺犹豫不前,“这么大的雨,我们再等等吧,等雨小一些再走。”只有这屋檐下才溅不到雨,要是走在雨里,只怕等回到食堂,裤子下面一截都要湿透。
“带了伞,怕什么。”朱婶皱眉看向于月莺,“食堂下午六点开饭,这会可不早了,咱们得赶紧回去干活。”
要是迟了,那工人去食堂打不着饭,不得饿肚子吗?
这衣服打湿又算什么。
朱婶从杂工干到大厨,靠的就是这份口碑跟吃苦。
朱婶都站到雨里了,于月莺还在屋檐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