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8章 228  六零年代机修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结局

下半年。

杜思苦他们的组装研发还算顺利, 解决了雨刮器、子午线轮胎的问题后,没想到,他们竟然被‘空调’的问题难住了。

轿车夏天温度到达了52度, 非常热。

“要不,用蒲扇?”

这叫什么话。

杜思苦都无语了, 用电风扇都比蒲扇强吧。

她举手提出问题:“上面不是提供咱们国内工厂跟国外合作,引进国外的生产线吗, 这空调的生产线国内各地方的厂有引进的吗?”

这个, 正在开会的领导们还真不知道。

得去调查一下。

不过,在他们看来, 空调的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

之后。

又有新的问题,发动机的问题。

国内的发动机跟国外有不小的差距,如果直接从外国进口发动机, 成本高昂,外汇消耗巨大, 这样国内汽车的利润空间就变小了。

除了发动机外, 还有更多的问题。

如果‘高级公务车’组装成功,与之配套的零件供应链问题怎么解决?

杜思苦看着会上越来越多的问题, 叹了口气。

国内汽车自主研发汽车,太难了。

这汽车的零件供应链, 只能从零开始,慢慢建立了。他们现在组装的德国牌汽车, 零件要求极高,不是以前那种国内零件可以糊弄的。

这个,得让合作的零件厂提高质量。

这样大大小小的会, 杜思苦就开了不下五次。

年底。

第一辆‘高级公务车’组装成功, 进行车辆试行测试。

能行驶, 但是有小小的瑕疵。

之后杜思苦等工作人员进行改造修改。

次年。

厂里引进了首台三坐标测量仪,‘高级公务车’的组装速度大幅提升。

“杨工,这零件供应商找到合适的吗?”杜思苦问,“咱们这车组装上路都没有问题,可是要量产,还是有些困难的。”

现在组装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生产问题。

如果不能生产,那组装的这些车只能投入使用,而不能给汽车厂增加效益,那价值就低了。

杨工道:“你好好完成你的组装任务,其他事不该你管。”

行吧。

杜思苦道:“今年之内这些车应该能就组装完成,不过,这成本比之前预计的多出了百分之八十。”

杨工:“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那二汽厂,成本足足加了三倍,东西还没他们汽车厂的好呢。

他们这个保密团队已经相当节省了。

上面还表杨他们了呢。

阳市,机修厂。

鲁厂长下台了。

阮副厂长因为年纪大了,去年生了一场病后,退下来了。

就在机修厂的众人以为新厂长像鲁厂长一样,从外面调过来时,意外发生了。

79年三月。

新厂长的任命下来了,由新车间的顾山峰顾主任担任机修厂的新厂长。

“咱们车间主任当厂长了?”

“是啊!”

“这不是三级跳吗,怎么升得么快?”

有人背后嘀咕,“是不是走了什么关系?”

或者,这顾主任家里有什么亲戚当了大官。

顾主任就这样上任了。

以后,就是顾厂长了。

鲁厂长下台,工宣队解散,顾厂长上任后,雷厉风行,将鲁厂长原本留下来的那些人重新梳理了一遍。

对鲁厂长死心塌地的,调走。

没有能力的,调走。

有能力能做事还不会惹事的,先留下。

食堂这边,顾主任在人员采购方面也做了些调整。还有女工宿舍跟男工宿舍,厂里拔了款,破损的窗户,漏雨的瓦片,都要修缮。

还有一些厂里的员工,结婚多年,一家五口以上人员挤在二三十平的单间的,顾主任让他们把名单整理出来,之后根据工人的工龄,以为对厂里的贡献,会酌情考虑分房。

分房!

厂里的工人欢呼起来,干劲满满。

顾厂长花了两个月,坐稳了厂长的位置。

接下来,顾厂长开始考虑引进人才。

厂里几个车间的项目虽然在盈利,但是报纸上时时提起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等外商进来,他们机修厂能竞争过国外的牌子吗?

“小赖,你跟杜思苦还有联系吗?”顾厂长问。

“我这几年没联系上他,不过,人民医院的袁秀红应该能联系上她。”小赖说,“要不,我去找找她。”

“当初与杜思苦一起进厂的,姓余的那个,叫什么来着。”

“余凤敏。”

顾厂长道:“都去问问。”

“好。”

人民医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