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美媒:不要相信《纸牌屋》的故事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没睡!我这个年纪哪能睡得着啊,看着看着时间就到了。一民,先不讲内容,你这个英语写作水平进步蛮大啊,现在都不需要使用翻译了。我这个翻译,算是失业喽!”钱锺书啧啧称奇。
领事馆的同志给大家准备好了便餐,这时一名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匆匆赶来,他正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在美国的工作人员赵忠南。
赵忠南站在大家面前做了一个自我介绍:“万院长,钱教授、刘教授,诸位同志,此行还希望大家多多帮忙。”
曹禹指了指座位:“忠南同志,吃过饭没有?”
“已经吃过了!”
“吃过了?好好坐下休息会儿,一会儿咱们就出发。”
吃完饭,一群人赶往机场,到了路上,钱锺书让使馆的车停了一下,到旁边买了几份美国人的报纸。
等到了飞机上,钱锺书不断地寻找着报纸上的新闻,赵忠南好奇地问道:“钱教授,您在寻找什么?”
“我在看看美国人关于一民所写的《纸牌屋》的评价。”
赵忠南笑道:“您问我就行,我最近几个月都在美国,美国文学界发生的事情,我再清楚不过。”
“忠南同志,麻烦你给我们讲一讲。”曹禹好奇地问道。
赵忠南娴熟地拿出自己的笔记本:“这篇作品发表以来立即引发了美国报纸的讨论高潮。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赞同,认为美国人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政治体制。主要有《时代周刊》、《今日美国》、《丹佛邮报》等报纸。
第二种,则是认为《纸牌屋》夸大了美国政治的黑暗,里面的故事容易让美国人怀疑自身的民主价值。尤其是《华盛顿邮报》号召美国人不要相信本书里的任何一处细节。过度相信本书的人,很容易被代入反英雄主义情节,这对美国的发展是不利的。”
反英雄主义指的是塑造具有英雄气质的反派,本应遭受唾骂的反派通过自己的特质反而赢得了读者或观众的同情,这是对传统道德和理想主义的质疑。
刘一民嘴角露出讥讽的笑容:“他们不是很喜欢反英雄主义文学,张扬个人主义嘛,怎么?轮到我们写的,就讲不要相信啦?”
刘一民所写的《纸牌屋》不是美剧《纸牌屋》,更多来自于原著《纸牌屋》,这本书原著是来自英国的作家,作者曾任撒切尔的幕僚。
钱锺书笑着说道:“现在轮到美国人讲不要相信喽!我了两个小时还没有看完,故事引人入胜,尤其是对黑暗和罪恶的描写栩栩如生。不管是否夸张,一名东方人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就已经是胜利了。”
“我看看。”曹禹掀开《巴黎评论》阅读了起来,钱锺书将书扯到了中间:“咱们一起看。瞧,你这个学生瞒你瞒的好深啊!”
“锺书,你别挑拨离间,我这个人就喜欢这样,不怎么过问一民的写作。”曹禹看了刘一民一眼,眼神里的意味不言自明。
当然曹禹也明白,刘一民作品多,哪能每一本都过来询问他的意见。
汪曾琦从前排扭头问道:“一民同志,能不能给我们讲讲,你写的内容是什么?”
“等下了飞机吧!”刘一民低声说道并将刚才钱锺书买来的报纸分发给了大家。
汪曾祺看到报纸上的英文字母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他虽然在年轻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英语水平很烂。
他时常称自己最大的遗憾是不懂英文,尤其看不懂自己翻译成英文的小说。
不过旁边的马识途懂英文,主动承担起翻译的重任。
曹禹前面没看,要看必须从头开始,钱锺书看了两个小时。于是两人一起看的时候,钱锺书心里如蚂蚁爬一般,不断地抱怨曹禹看书比较慢。
“锺书,你看你又急,年轻的时候就急,现在还急。一民的书博大精深,你看一遍岂能看得懂?”曹禹见钱锺书急切地样子,忍不住调侃几句。
钱锺书瞪了一眼曹禹:“博大精深?我一遍看不懂?真不知道你是在吹捧你的学生,还是贬低我这个社科院副院长。”
“副院长,终究是副的嘛!”
钱锺书见曹禹故意在拿自己开心,赌气似地说道:“我先睡了,等你看到第164页喊我一起。”
曹禹冲刘一民狡黠一笑,两人的拌嘴声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清华校园。
从旧金山飞往委内瑞拉时,飞机还要在巴拿马中转,之后才能到委内瑞拉。
飞机在巴拿马停下,钱锺书立即醒来,茫然地看了一会儿时间:“家宝,你怎么不叫我?”
“锺书,你应该多睡一会儿。要不然等回国,弟妹小杨问我你的身体,我不好回答。”曹禹拍了拍钱锺书的肩膀。
“你看到哪儿了?”
“等着你,瞧,我刚才也眯了一会儿。”
漫长的旅途,一本《巴黎评论》和几份美国报纸,成了大家聊以解闷的东西。
等飞机再次起飞,大家可以看到将南北美洲分开的巴拿马运河。从飞机上看,巴拿马运河就是一条狭窄的通道,刚开始飞机的高度低,大家还能看到运河上面的轮船。
此时的巴拿马运河还是由美国人运营,直到1999年,运河才回到巴拿马人手里。
“这条河要是在巴拿马人手里,巴拿马人靠着这条河能吃一辈子!”曹禹感慨道。
钱锺书说道:“要靠巴拿马人,这条河也不一定能开采出来。当然,帝国主义都是逐利的,绝不是好心帮忙。这运河一朝在美国人手里,巴拿马人就算不上独立。”
曹禹将《巴黎评论》翻开:“要想了解美帝和西方政治,我们还是看这篇文章吧!”
前排的汪曾琦和阿城等人看了看意犹未尽的曹禹和钱锺书,感叹这些老同志精力果真旺盛。
尤其是阿城,已经困得睁不开眼睛了。众人之中只有他是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就要跟马尔克斯碰一碰,更是难捱激动之情。
可现在,已经困成了一条虫,旁边的马识途比他精气神都好。
马识途说道:“年轻人,还得练,你瞧瞧一民同志,坐飞机跨洲越洋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现在早已经适应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