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马尔克斯的歉意?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563章 马尔克斯的歉意?
曹禹和刘一民的发言里都提到了聂鲁达,现场的南美洲作家和艺术界人士听到聂鲁达的名字时,无不动容。
聂鲁达是智利诗人,跟中国交情匪浅,曾经到中国给宋庆龄先生授予过列宁国际和平奖,和茅盾、艾青等人展开过交流。
他是智利共产党党员,也是一名外交官,在西班牙内战之时参加过国际纵队。他的一生是诗歌的一生,也是不断战斗的一生。在智利,屡次因为左翼的身份遭到打压,但从不屈服。
这也是为什么刘一民说,南美的人有一种独有的浪漫英雄主义情结,他们身体力行地支持世界各地人民的革命。
73年死亡,后来被逐渐证实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毒杀。
聂鲁达对拉美作家影响极深,马尔克斯不止一次向聂鲁达表示过自己的敬意。
另一方面,南美洲孕育了许许多多著名的左翼英雄,可惜只有古巴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
拉美的记者疯狂地拍摄着照片,刘一民所讲的每一句话他们都快速地将其记录,只等明天以最快的速度见报。
台下的马尔克斯听着刘一民的演讲,低声自语道:“他不仅懂拉美文学,还懂拉美!”
刘一民激昂的声音落下,立即迅速举手展开提问,丝毫不给刘一民走下发言台的机会。
“尊敬的一民·刘先生,请问您这次来到拉美,最想跟哪位南美作家展开交流?”
“当然是加西亚·马尔克斯!”
“为什么?是因为您最喜欢马尔克斯吗?”
“因为他是东道主,我们受他所邀,难道我们不想跟东道主交流吗?”刘一民笑着说道。
“尊敬的一民·刘先生,我最近注意到你在美国发表的一篇小说《纸牌屋》,很多美国媒体认为你在抹黑美国民主政体,我想询问一下你的看法!”
刘一民暗道,提问最终还是来到《纸牌屋》上面了:“抹黑?没有抹黑,两党政治这样几十年了,说我抹黑?他们怎么不去反思一下我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美西方读者喜欢看?想想几十年有没有去努力改变,去补上制度的漏洞。”
话音落下,现场欢呼一片,大家都在为刘一民的大胆感到诧异。
“您认识聂鲁达先生吗?”
“我不认识,但不妨碍我听过他的名字。不仅如此,我还听说过切.格瓦拉、西蒙·玻利瓦尔,他们都是这片土地上的国际主义英雄。
拉美,这是苦难之地,也是孕育英雄的沃土。我希望每一位拉美人民,都如同切.格瓦拉一般充满革命理想,保持着变革精神,带领全世界人民一起反对霸权主义,我相信,我们的鲜血可以成为通往胜利的红毯。”
委内瑞拉文化部门的官员听到这话眉头微皱,认为刘一民有宣传左翼思想的苗头。但现场的欢呼声,让他明白刘一民的话说到了在场众人的心坎里。
刘一民回答完这个问题后直接走下台,面对记者举起的双手视而不见。没有提问的记者看到刘一民下台,眼睛里充满懊悔的神色。
死嘴,刚才怎么不喊得快点!
曹禹冲着刘一民微微点头,汪曾祺几人笑着拍了拍刘一民肩膀,阿城的目光中全是崇拜的神色。
“刘教授,您讲的真棒,有格局,有内容,瞧,这些拉美作家都被你给征服了。”阿城的目光里闪烁着兴奋的神色。
刘一民冲他微微一笑,淡淡说道:“不过是肺腑之言罢了!”
“刘教授,如若不弃,您看我这个年纪当您的学生怎么样?”阿城期待地问道。
曹禹听到此话,忽然扭头打量了阿城几眼,然后看了看刘一民,没有说话。
马识途拍了拍阿城的肩膀:“年轻人,别急!你看看拜我为师如何?”
“马老,我觉得咱们两个年纪差得有点大。”阿城委婉地说道。
“大?大还不好,我有经验。”马识途笑道。
阿城再次婉拒,不过婉拒的话让大家啼笑皆非:“年纪大,我怕咱俩没共同语言。”
“你”马识途无奈地冷哼了一声不再说话,之后又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想到自己今天竟然被鄙视了。
刘一民拍了拍阿城的肩膀:“我收徒可没那么随便!”
马识途听到这话,冲刘一民说道:“一民,你干脆把老头子我气死吧!”
几人低笑间,马尔克斯开始做演讲,他讲述了发起邀请的原因:“当我第一次听到一民.刘这个名字,我以为他只是一位普通的东方年轻作家。
当我看到他写的《宠儿》,我才知道,他不只是一位年轻人,而是一位有着无限广阔未来的年轻作家。
我的作品靠苦难赢得读者的青睐和同行的敬佩,但刘比我厉害,他靠笔尖的温情引起大家的追捧。
我一部作品需要死无数人才能打动人心,他《一个人的朝圣》《忠犬八公》里一个人都不用死,《追风筝的人》里也只是死了几个人。
他热衷于描述中国的英雄、科学家、战士和挣扎生存的普通人,他目光着眼于全世界人民的反殖民战争。他同情印第安人和黑人的遭遇,他同情非洲大陆的种族隔离。
刚才他的讲话让我明白,他也知道南美洲人民数百年的苦难。作家作为意识领域的一份子,有责任反映人民所遭受的磨难;有责任通过自己的笔尖,让更多的人醒悟。
刘,一个时代的良心。我为中国有这样的作家,有关注全世界人类命运的作家感到骄傲。很高兴刚才从刘的嘴里听到,《百年孤独》是现实主义文学著作这句话。
刚才他提到了我尊敬的聂鲁达先生,聂鲁达先生深爱中国传统文化,我希望我们也能成为中国和拉美文化交流的桥梁。
刘,一个怀着爱和怜悯的年轻人,如果说中国未来有作家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必然是刘!”
马尔克斯的话音落下,所有的目光都紧盯刘一民,有赞扬、有肯定、也有羡慕。甚至胆大的拉美美女,正冲着刘一民抛媚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