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乔纳森死死盯着这些人,确认没有搬错轮胎的才转身看向屏幕上的数据。
第34圈尾,吴轼进站,更换中性胎。
“吴轼换上了中性胎!这是个巨大的挑战!”大卫惊呼。
出来后,吴轼依然落后汉密尔顿7.6秒。
吴轼驶上赛道,出场圈暖胎只暖了一半,到第三计时段时,就已经放开在跑,仅仅18.3秒跑完,在这里快了老汉上圈0.1秒。
“注意,我们还需要跑18圈,你要管理好轮胎。”乔纳森提醒道。
“我想要尝试一下。”吴轼说道。
唰!
第35圈,老汉圈速维持在1分37秒1,依然非常快。
而吴轼也使出了劲来,一圈1分35秒7直接追回1.4米。
两人秒差6.2秒。
可是这种最快圈刷法,仅仅是给对手压力,就像是梅奔先前做的那样。
等到第36圈,吴轼的圈速回归正常1分37秒整。
威廉姆斯众人是相信吴轼的轮胎管理能力的,所以看到这个巡航圈速时,意识到可能真的没法追上汉密尔顿了。
不过从其余方面来说,这个结果还是可以的,至少罗斯伯格完全追不上吴轼。
在第37圈时,罗斯伯格的圈速去到了1分38秒8。
显然他先前的努力,过于损耗了这套轮胎,并且罗斯伯格没有办法再去兼顾速度和轮胎管理。
唯一的好消息是,汉密尔顿的圈速在放慢。
第39圈,竟然跌落到了1分37秒8。
而吴轼依然能够将圈速维持在1分37秒3的样子。
两人的秒差已经缩小到了4秒多。
“刘易斯,吴轼上圈比你快了0.5秒,你需要注意。”bono说道。
“他不是用的中性胎吗?”
“是的,但是他在全力push。”bono说道。
“他能push多少圈?”汉密尔顿问道。
“我们预计他的圈速是按照每圈至少0.1秒下滑,第50圈时预计圈速1分38秒7。”
“噢!他是上帝吗?还匀速下滑圈速!”汉密尔顿抱怨一句。
“他不是,如果你维持在37秒8,他将在第44圈左右时与你持平。”bono说道。
汉密尔顿没有再回复,维持1分37秒8,这套硬胎是做得到的。
全程听完了这段对话的威廉姆斯车队也别无他法。
吴轼要控制好轮胎衰减,就不得不这样去做。
可这样做,第44圈就没得搞了。
这段对话结束后,就连导播都将视角移开了。
倒是大卫还在分析着具体的情况:
“中性胎陷阱,如果要我总结这场比赛的话。
“刘易斯在第二个stint已经尝试过了中性胎。
“他几乎全程保持着与吴轼硬胎相差无几的圈速,难道威廉姆斯认为这是汉密尔顿在故意控制速度吗?
“显然,吴轼将要吃亏了,中性胎带不来足够多的优势时间,衰减却远比硬胎快得多,他不得不努力寻找平衡。
“即使他寻找平衡起来似乎非常容易,可在这场比赛中,已经没有了意义。”
大卫说完,前排彻底无人关注。
当吴轼的圈速不断滑落,最终稳定在1分38秒中的时候,冠军已经彻底失去了悬念。
因为这个时候,汉密尔顿的硬胎还能够维持1分38秒上下横跳。
其表现出的性能远胜于中性胎!
对于威廉姆斯来说,唯一的好消息是,罗斯伯格的圈速基本跌落到了1分38秒尾,甚至于1分39秒。
维特尔似乎看到了些超越的希望。
可是每当他跟上罗斯伯格后,在弯中又会迅速被拉开距离。
显然,脏气流中法拉利也难以获得有效下压力,基本丧失了在弯中进攻的能力。
所以这两位斗来斗去,也没有带来哪怕一次位置交替。
汉密尔顿则继续一马当先,将秒差又扩大到了7秒的距离,更是没有了看头。
后排车手们,除了维斯塔潘在44圈超越了赛恩斯,佩雷兹在48圈超越了埃里克森外。也没有了任何变动。
比赛顿时变得和摩纳哥一样,除了飞驰的赛车和引擎声,根本找不到值得关注的点。
而已经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比赛,这些声音也被观众听得厌烦。
“看来要这样带到结束了。”兵哥说道。
这次没有任何奶力,比赛安稳结束。
最后,刘易斯·汉密尔顿再度冲线,拿下了日本大奖赛的冠军。
“很棒的比赛!刘易斯,很棒的比赛!很棒的结果!”bono发来庆祝。
“你们干得非常棒!伙计,你们整个周末都完美无缺,我很高兴回到这里,非常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在家乡(总部)的每个人也是!呼!谢谢你们!”
汉密尔顿说了很长一段话,他非常兴奋,新加坡的退赛阴霾仿佛已经淡去。
“吴轼,这场比赛也不错,你很好的管理了你的轮胎。”乔纳森说道。
“尼科,你恢复的不错,只是遗憾我们不得不得到这个结果。”
第二、第三名面对车队的tr都沉默着。
“p4,塞巴斯蒂安,我们很可惜!p4,太可惜了。”法拉利tr对维特尔说道。
“是的,我尝试了一切。
“我落后了,轮胎也达到了极限,所以.对不起。
“理想情况下,我们应该早进站一圈。
“我们没想到他们在外圈会有那么快的速度。
“我认为我们本可以保持领先,如果我们保持领先,我认为我们可以设法获得第三名。”
维特尔在tr里已经开始了反思决策,他努力思考着一切能够获胜的方法。
获得积分车手们陆续迎来了车队的祝福。
吴轼回场圈开得很快,他将车停在了二号牌子后面,有几分失落。
不过面对同僚们的祝贺,他还是上去与他们拥抱。
“他看起来很不满意。”嘉宾说道。
“当然,杆位起跑,同排的罗斯伯格失误,怎么想都会有巨大的优势,可是没想到最后还是丢失了冠军。
“不过,这就是比赛,有胜利的香槟,就有失落的晚风。
“这位年轻车手有着挑战冠军的勇气,那么就必定不会因为一场比赛而陷入沉沦,我期待着他接下来的几场大奖赛。”
汉密尔顿再次以无可争议的超越拿到了比赛。
如果罗斯伯格有着他的状态,其实是有机会杀向吴轼的。
可他没有,超越维特尔,回到第三已经是莫大的成果。
颁奖仪式和赛后采访很快到来。
当镜头对准汉密尔顿的时候,他充分地表达自信,认为接下来的比赛他很快就将追回积分。
“是的,接下来每站至少超过他7分,如果我的队友能够更好的发挥,那么不需要到巴西,我就能够锁定冠军。”
老汉少有在媒体面前说这么嚣张的话语。
采访者都有几分震惊,做出惊讶的表情。
而吴轼时,他既没有悲观,也没有表现的自信,只是轻飘飘回应道:
“我的积分仍然领先着,不是吗?不需要再问这个问题了。”
结果采访者立即换了个八卦问题:“你之前和刘易斯的关系一直不错,现在呢?”
采访者似乎在挑事。
罗斯伯格坐在一边的领奖台上,拿着自己的帽子在玩,丝毫没有在意这边的情况。
汉密尔顿倒是很关心吴轼的回答。
“当然,比赛时人人都是殊死搏斗的对手,如果在比赛之外还要这样,那我就不是车手了,而是杀手。”
采访者眉毛挑了挑,“well”了一声,看向罗斯伯格。
罗斯伯格的失落众人是看得到的。
到颁奖台来之前,他默默在休息室里看着电视中吴轼和汉密尔顿的斗争。
边看边喝水,看完后拿起桌上的毛巾递给了正在脑海中复盘策略的吴轼。
然后对吴轼说道:“他有时候就是这么强势,你很难去理解他是如何在铃鹿跟住你的。”
吴轼对这句安慰只是笑着回答道:“我知道。”
罗斯伯格显然有些诧异,他以为吴轼会感到挫败,准备到嘴边的话咽回肚子。
随即,他的神情就充满失落和焦虑。
他既斗不过队友,也斗不过吴轼。
维特尔在赛后的采访中则表示,罗斯伯格太软弱了,不具备侵略性,这是他的大问题。
日本大奖赛结束,还剩下五场大奖赛。
经此一役,汉密尔顿追回7分。
他和吴轼的积分差仅仅只有22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