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凯申嘆了口气,说道。
“我可是听说,你的那位学生认为英美靠不住,只能自主抗战?”
宋美林微微一笑,说道。
“鹏举还是太年轻了,不懂国事之艰难,我不怪他。”
“到底有没有用,总得先试试,后面就知道了。”
“曼丽和鹏举现在关係怎么样?”
常凯申显然没太听进楚云飞的话,话锋一转问道。
“现在的话,算是朋友吧。”
“达令,你是希望他们能修好吗?”
宋美林似乎看出了常凯申的想法,说道。
“若是他们真的能好,我倒也乐见其成。”
“但强扭的话,现在没有这个必要。”
“只是每次收到淞沪战局糜烂的电报时,我都在想一个问题。”
“要是淞沪战场上有鹏举在,会不会不一样。”
“我不明白,淞沪会战兵力数十万,眾多黄埔大將云集,还有我在后方及时调整指挥。”
“明明优势在我!可为什么偏偏打成了现在这样?”
常凯申嘆了口气,苦恼道。
“既然他楚云飞能打仗,你以中央的名义要过来便是了。”
“现在各地方军不都云集而来了,调动个358团不算什么。”
宋美林见状,乾脆劝道。
“鹏举是我很优秀的一名学生,我已下定决心將他招揽回来,但不是现在。”
“雨农將山西最新的情报给我看了。”
“平型关战役打贏,阎百川会加封鹏举为旅长,给更多的兵权,甚至给一镇之地盘。”
“让鹏举先在山西好好发展一段时间,真正起势了再拉拢过来,可一箭双鵰。”
常凯申想了想,说道。
打仗他或许不太行,但玩政治他可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