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牧把诸葛连弩图纸扔进了系统空间。
把这玩意儿献上去,曹老板的疑心病肯定又要作祟。
与其那样,倒不如不献。
当然,顾牧还是把这件事又添在了刚写完的日记里。
【诸葛连弩,进去吃灰吧你。】
【曹老板,这玩意儿和你无缘!桀桀桀桀!】
每天只能获得一次奖励。
顾牧新添的这几笔,算是上一篇日记的补充內容,自然没有產生新的奖励。
但曹老板那边,看到这几笔后,却是瞬间破防!
“顾长珩你特么……”
曹老板咬紧牙关。
这里要说一下,连弩並不是诸葛亮专利,在东汉的时期本身就已经出现了三发连弩。
诸葛亮发明的,是诸葛连弩,又名五发连弩。
在连弩的锻造史上,算是改进,而非首创。
所以,曹操虽然不知道顾牧日记上所写的“诸葛连弩”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但他立马就联想到了连弩这种武器。
“这小子那儿到底有多少好东西?”
“还有他的真实身份……”
曹老板眯起双眼。
忽然,他给了自己一巴掌。
“胁迫这小子,只会適得其反。”
“让昂儿继续和他接触,骗出更多情报,才是正道。”
“曹某,著相了。”
到这儿,曹老板总算明白了顾牧为什么老是编排他“疑心病”。
確確实实,他曹操思考问题的方式,下意识的会把事情朝著最坏的方向去想。
但很多时候,並不是只有那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就像现在,顾牧在日记里写的“向袁术借道”。
这样的逆天想法,任凭曹营谋士绞尽脑汁,恐怕也想不出来。
不是他们水平不行,而是这种不要脸的道德绑架行为,只有顾牧这样的不要脸才会!
属於是术业有专攻。
很快,曹操把李典找来。
李典也算是曹操东郡起兵时就跟隨在旁的老部下了。
虽然是曹营眾將之中最年轻的存在,但李典的办事风格却是四平八稳,十分靠谱。
听完曹操的吩咐,李典心中对曹操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
“主公,这计策实在是太妙了!”
“属下这就去地牢挑选可用的死囚。”
“但属下没见过老太爷,还请主公也一同掌掌眼。”
曹操挥了挥手:
“这是自然。”
“不过,这条计策,並非曹某所想,而是另有其人。”
李典顿时更感惊奇,一度以为是荀彧程昱戏志才等人的谋划。
可当曹操告诉他真相时,李典满脑子只剩下一句:
“高手在民间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