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像是漏风的风箱。
“他们……他们是对的。”
“我们的计算,从一开始就……就漏掉了一个致命的变量。”
老將军的心,猛地一沉。
周老颤颤巍巍地指向屏幕上那颗巨大的木星。
“木星……木星的引力,比我们最详尽的模型,还要复杂。”
“在即將进行引力弹弓加速的那个极限距离上,它的引力场不是稳定的。”
周老的声音越来越急促。
“一种高频的引力潮汐共振。”
“我们的行星发动机,在那种环境下,会被这股看不见的风暴持续衝击,发动机內部的核聚变材料约束场会发生不规则抖动。”
“这种抖动,会通过量子隧穿效应,与发动机的能源核心產生耦合。”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结果就是,发动机的能量输出会急剧衰减,甚至……直接熄火。”
“根据他们这份模型的推演,当我们抵达那个关键节点时,至少会有一半的发动机,会因为引力共振而停机。”
“一半……”
老將军重复著这两个字。
“那意味著,我们会失去足够的动力摆脱木星引力。”
周老闭上眼睛,一行浑浊的泪水顺著他脸上的皱纹滑落。
“不只是摆脱不了。”
“我们会直接被拖进木星的洛希极限之內,然后……被撕碎。”
绝望。
一个世纪的准备,数代人的牺牲,三十五亿人的希望,就在刚刚,被宣告为一场奔向毁灭的自我感动。
“周老……”
老將军艰难的问道。
“最终的失败概率,是多少。”
周老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已经没有了泪水,只剩下空洞。
“不是失败概率的问题了。”
他摇著头,像一个迷路的孩子。
“是……必然。”
“在我们抵达木星引力弹弓的预定轨道时,行星发动机的大规模停机,是必然事件。”
“我们冲向木星,被撕碎,是必然事件。”
“我们的文明,將会在一片绚丽的光芒中……终结。”
“这也是必然事件。”
必然事件。
最后四个字,像四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压在了指挥中心每一个人的心头。
“我们……我们重启发动机!”
一位年轻的科学家猛地站起来,双眼布满血丝,声音嘶哑地喊道。
“就算停机一半,我们还有一半!我们可以重启它们!只要几分钟,不,几十秒就够了!”
这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所有人的目光,包括那位面如死灰的老將军,都下意识地投向了屏幕中林宸的身影,眼中带著一丝哀求般的希冀。
屏幕的另一端,伏羲號的舰桥上,王智远的身影出现在林宸身侧。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著冰冷的数据光芒。
“理论上,你们可以重启。”
他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清晰地传来。
“但在高频引力共振环境下,重启成功的概率低於17%。”
“就算你们是天选之子,在发动机大规模停机后的几分钟內,成功重启了所有故障引擎。”
王智远的声音顿了顿。
“那个时候,你们的星球轨道已经发生不可逆的偏转。你们摆脱木星引力捕获的最终概率……”
“不足0.01%。”
“换句话说,当你们的发动机第一次熄火时,结局就已经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