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汤都被八连九连的战士给抢走喝掉了。
不怪他们嘴馋,实在是炊事班长做的饭实在是一般。不过这也不能怪炊事班长,因为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时候,解放军都有时候会面临没有足够粮食补给的情况。
一直到解放全中国之后,这种情况才得到缓解。
所以很多炊事班长除非本来就是厨师。
不然他们其实根本就没有试错成本。
他们没办法也没材料让他们去研究食物怎么做才好吃。
只能是先做熟来再说。
现在军队的要求就是只要吃不坏肚子能吃饱就行,味道和口感是最靠后的。
就像是今天三营做的酸辣土豆丝就做的不好。
因为班长并不知道炒酸辣土豆丝前,要把土豆丝泡水来去除土豆丝的淀粉。
这还算是好的。很多北方(华北西北)士兵第一次去南方的时候,炊事班长这辈子连大米都是第一次见到。
焖饭压根不知道怎么焖,而且还找不到人学。
因为家常焖米饭和一个连队一百多号人一起焖米饭在数量上差距太大。
于是有不少北方部队去了南方吃了几个月的夹生饭,炊事班长才学会怎么焖饭。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南方军团。去了北方,看着面粉抓瞎了。
因为这个年代不是什么南方人都会白案,会做馒头面条的。
吃硬的和疙瘩一样的死面馒头在这个年代也是常事。
更不用说北方军队去南方,南方同志送来各种劳军的水果。香蕉也没见过,菠萝也没见过。
于是有的部队就做出了辣椒超香蕉,红烧菠萝这样的菜。
对1950年的解放军炊事班真的不能抱有多大的期待。
毕竟炊事班长手上的调味料最多三种:盐、酱油、醋。所以这顿方便面别说八连九连了,就连负责烧饭的炊事班都偷偷弄了点汤来尝。
炊事班长还一个劲的嘀咕:“这面我也没怎么做啊,就按照那两个同志给的料包放进去就好了。怎么煮出来的面这么香呢?比我上次弄来些鸡骨架熬汤煮面还香呢?”
一旁的炊事兵喝了口热汤,忍不住说道:“班长,上次我们和七连两个排的战士去帮人肉联厂帮忙。人家管了顿饭,送了咱十个鸡骨架。”
“你那十个鸡骨架熬了那么大一锅汤!”战士读音突出大字:“全营四百多五百人就吃十个鸡骨架熬的汤,你还跟人吹今晚喝鸡汤。连点鸡味都没有。”
“但人这汤也没鸡肉啊,别说鸡肉了,连根鸡骨头都没有,怎么有这么香的鸡汤味呢?”
炊事班长看着煮方便面的那锅,里面还剩不少汤。
“去,把汤都收起来。晚上给八连九连加餐。”也不知道八连九连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加餐也只能是吃七连剩下的面汤……
当然,七连这边大家都吃的很开心。
孙、方二人对战士们都进行了问卷调查。
首先是口味,今天给的是鸡汤味的方便面。本来还想着战士们来自天南海北,会不会有人吃不惯。
但是想多了,战士们一个个吃的都很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