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的发行给向彭学武这样的农村干部提供了一些可行性的参考。
在故事里的方法,需要他们个人领悟才能参透。而这些方法一旦被参透,就将成为他们自己的方法。
从上到下的命令,永远比不上由下至上的自发。
而除了给彭学武这样的农村干部一些参考外,《朝闻》本身也是一本很让人喜欢的杂志周刊。
就像是《朝闻》里面写的那些故事一样。其中中长篇的故事只有两本在连载,一本《车轮滚滚》,一本《觉醒年代》。
这两篇文章太长,以现在这个年代的人的阅读量来说,很多人很难啃下来。
但也不是说不能看。而前面各种短篇故事和幽默笑话才是这本杂志吸引普通人的地方。
其中很多故事对他们来说太有代入感了。
对农村人来说《王大爷进城奇遇记》、《马成才回乡记》这一类的故事就特别有代入感。
而对城市里的人来说《轻工王四毛》、《钢铁厂的新见闻》则是对他们来说非常有代入感的故事。
同时这本杂志也让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一窥现如今城市的生活是怎样的,反之亦然。
城市内的市民也可以通过这本杂志了解现如今占据中国最广大人口的农村又是怎样一个面貌。
说不上彻底打通城乡隔阂,但是却至少开了一条缝,让双方都能看看对方到底是什么样。
《朝闻》里的故事简单易懂,哪怕是完全没有文化的人也能听懂,也能感受到故事中的乐趣。
所以当《朝闻》创刊号出版后,它的销量比预想中的增长还要快。甚至说出现了要求加印的情况。
一本周刊杂志出现加印,这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于是全国各地的卖书报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奇景。
明明第二期《朝闻》已经出来了,但是创刊号的《朝闻》也还在继续卖。
而且很多人是直接两本一起买。而这杂志的爆火,自然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不论是有异心的还是单纯好奇的。
就比如说在北大成立的学生组织“进步学社”。
这学社的成立的契机就是当初李锐在北大和清华联合播放了《黑太阳》系列。
很多学生看了这电影之后,都是牙齿咬碎。有的人义愤填膺,有的人痛哭流涕。
电影播放完之后的好多天里,两所大学的学生都处在一种愤怒的状态中。
这种愤怒并不是莽汉的那种无意义愤怒。
而是对中国所遭受的屈辱的不公而愤怒,为中国百姓遭受的痛苦而愤怒。
对法西斯和军国主义那泯灭人性的手段而愤怒。
在这种愤怒下,有人跳出来组织成立“进步学社”,鼓励大家进入学社,然后互相鼓励和督促大家学习进步。
北大和清华都有学生参加了,这两所大学本来就挨得近。
不过因为北大这边参加的学生多一些,所以总部就设在了北大这边。因为参与学社的学生很多,大家都来自于不同的专业,所以内部也会分兴趣组。
大致上就是学历史的肯定是和学历史的一起互相监督学习,学物理的和学物理的在一起。
不过每个月学社会组织一场聚会,大家都参加。大家集体讨论学习中的困难,看看其他人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