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何必说这种话。”
“我这么大的岁数了,死了也不亏。若是我的赌咒起誓能有用,拿我这风烛残年的老朽之命,换咱们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又有何不可呢?若这苍天真有灵,那便以老朽之命为赌吧!”
国之富来源于海上,国之敌亦来源于海上——郑和。
五百年前的三宝太监眼光卓绝,他比当时更多人意识到了海洋的重要性。
可惜明朝对大海的探索亡于党争,亡于地方食利阶级。明朝丢掉的海图,清朝便再也没有捡起。
到了民国,中国海防如同笑话。
萧劲光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这一支小舰队,不求它们有什么战斗力。
只求它们能成为培养海军士官,水兵的基地。让子弟兵能拥有一些大船作战经验。
这是这支舰队最大的价值。指望着它们去和美国舰队拼杀,那是不现实的,海军或许还需要沉寂许多年。
而在威海入列仪式之后,一支由北京派遣来的技术小队带着各种仪器登上了英国的舰船。
他们来的很神秘,他们的到来是一级保密。就连萧劲光也只能站在船外,看着他们在船上做各种测绘。
而且用各种古怪的仪器对船身和各种设备做各种检查。
中央只告诉萧劲光一件事,这群人你不要打听,你想要海军能尽快成军,拥有更多的舰船,你就让他们翻天覆地的把英国舰船好好查查。
哪怕他们把船拆了你都不要心疼!萧劲光自然是相信中央的话。
他隐约猜得到这是一支特殊的专家小组。
但是他们具体的作用是什么,萧劲光不知道。他只能是服从指挥。这一支小队正是从破晓基地派出来的专家小队和船舶测绘小队。
二战时期的很多军舰的详细建造结构和图纸,在后世都可以直接找到。
有部分需要花钱买,但也都是几百几千美元的小钱。
包括英国的花级、黛朵级等等舰船的图纸,网咖全有。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有的东西必须要上实物去好好看看才行。
而关于中国海军能不能快速成军,其实关键点也在破晓基地。冯石将军主持过会议,让基地内的专家进行探讨。
会议上冯石将军开口道:“各位专家,各位教授。我们新中国现在所面临的巨大问题,海防海军算是一个。”
“不说台湾岛,仅仅是盘踞在外海的其他岛屿。比如说金门岛、一江山岛,上面都有国民党部队残余。"“我们的十二海里海防线,美国人更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朝鲜战争打成这样,已经把美国人打的恼羞成怒了。
如果出现最坏的情况,美国人派遣舰队炮轰我沿海城市,那我们沿海的大城市很可能会化为废墟。”
“所以中央军委和各位领导都很担忧,我们能不能守住我们的万里海疆?这是我们人民人海军的责任,也是我们破晓基地的责任。
毕竟我们这里有着远超时代的科技。"冯石将军的话说得不算离谱,彭德怀三次战役把美国人打蒙了,第四次战役正在发起,不过因为后勤问题,所以志愿军的攻势慢了下来。
但是那种要把美军推下海的趋势却越来越大了。
能不能推下海不好说,但是美军会不会恼羞成怒,进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这就是个问题。
面对冯石的提问,最先开口的是基地内科学家中最具有战略思维,并且也是整个基地科学组里战略总负责人钱学森。
钱学森不急不缓的说到:“搞海军不是不可以搞。我看了许多后世的资料,其中后世022导弹艇的狼群战术,大概是我们现阶段能做到最好的方向。
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问题。"
“包括导弹精度、定位、引警问题。但如果我们以022为思路蓝本,不求远洋杀敌,只求近海自保。我觉得我们是可以做到的。”钱学森的发言缓慢但却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