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志愿军看着这群瘦弱的朝鲜老百姓扛着十几袋粮食来营地门口,局促不安的站在那儿时。
营长连忙出面道:“老乡啊,咱们志愿军不用你们劳军啊。你们苦啊,咱们一路上都看到了。南边的伪军和美国鬼子把你们祸害惨了。咱现在帮你们朝鲜把他们打回去。”
“你们再等等,打赢了日子就好过了。这些粮食你们先拿回去,咱不要啊。”
志愿军不收朝鲜老百姓的粮食,而朝鲜的老百姓却非要将粮食送过来,哪怕他们自己都不怎么够吃。
因为朝鲜的老百姓想的事情也很简单,中国志愿军是一群外国人,现在却是在为自己国家的独立而战。
自己能坐视不理吗?在镜头下,欧洲观众看到了一副许多人都难以理解的“军民鱼水情”。
嗯,是的。欧洲很多观众真的很难理解。在二战的时候,是有一些欧洲的游击队和老百姓有鱼水情。
但那基本上是基于游击队就是在家乡附近打游击抵抗纳粹。
对家乡是有感情的,所以不会祸害老百姓。
老百姓也因为这些游击队的小伙子全是本乡本土的子弟,所以愿意提供各种帮助。
但是美国佬登陆欧洲后你和我说“军民鱼水情”?
欧洲人民真的会谢。这么一对比,大家伙就感觉出不对的地方来了。尤其是不仅仅是这个营,还有拍摄的其他地方。
在后方修整的志愿军,如果是组扎在村庄附近。如果他们有空,他们甚至会帮助当地的老百姓去修补那些被轰炸过的房屋,帮他们重建家园。
还有的部队明明应该是在后方休息的。
但是有的志愿军士兵休息的时候还会跑去帮朝鲜老百姓种地。
还有镜头里,政委指导员的政工干部为战士们讲为何而战。
这些东西,李锐是一点都不藏着掖着,全都教出去了,你们学,都可以学。
学不学的会,学不学的好,那就不是我能掌控的了。
而这些东西到底在外面有多少人会有所感触,那就不好说了。因为欧洲情况和亚洲不一样,李锐不指望欧洲观众能全都共情亚洲人民的悲欢,但是能有一个两个也是好的。
当然,还有拉踩欧美产品还在继续。当第三次战役结束,联合国军损失的兵力数已经多达数万人之多,美军在朝鲜一半的陆军都被消灭(或俘虏)后。
志愿军也迎来了他们的庆功宴。
拍摄于河北罐头食品厂的内容算是把欧洲人给震撼了一把。
画外音道:“为了解决部队在外作战的特种需求,新中国中央领导人决定研发新的罐头食品。”
“传统罐头食品虽然能满足基本口粮。可是在部队取得大胜需要庆功宴时,显然过于寒酸了。”
伴随着画外音出现在画面里的是一盘色泽油亮,一看就非常有食欲的红烧牛肉。
“为志愿军战士们提供更好的伙食保障,是保证他们战斗力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