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接过烟,就著方青云划著名的火柴点上,美美地吸了一口:“还是你们外交部的烟好啊!“他眯著眼打量方青云,“听说你都见过f国总统了?“
方青云笑笑:“就是工作关係。“他转移话题,“院里这两年有什么新鲜事?“
“嗨,能有什么新鲜事,“阎埠贵吐著烟圈,“傻柱还是光棍一条,天天围著秦淮茹转。许大茂结婚两年多了,娄晓娥肚子还没动静...“
方青云听著这些熟悉的名字,恍惚间有种时空错位的感觉。虽然只离开了两年,但这些邻居的生活似乎定格在了某个循环里。
“过年还是老规矩,“阎埠贵继续道,“贾家、易家、聋老太太和傻柱家一起过。去年傻柱做了八道菜,可把贾张氏乐坏了...“
方青云暗自嘆息。看来四合院的恩怨纠葛,並没有因为他的离开而改变。贾家依然占著便宜,傻柱还是那个傻柱。
“对了,“阎埠贵突然压低声音,“你可得防著点贾张氏。昨儿个她还念叨,说你在国外肯定捞了不少好处...“
方青云不以为意地笑笑:“隨她说去吧。“
正聊著,中院传来一阵爭吵声。贾张氏尖利的嗓音穿透了整个院子:
“傻柱!你昨儿个答应给我的猪油呢?“
“贾大妈,我那不是给您了吗?“何雨柱委屈的声音。
“就那么一小碗?够干什么的!“
方青云和阎埠贵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这熟悉的戏码,每天都在四合院上演。
午饭后方青云带著弟弟出了门。东四供销社里人头攒动,墙上贴著巨幅標语:“发展国民经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哥,你看!“方青山兴奋地指著一辆鋥亮的黑色自行车,“就是这款,永久13型!“
方青云走近细看。这辆车確实漂亮,车架漆面光可鑑人。
“同志,这车多少钱?“方青云问售货员。
“一百六十八,外加一张自行车票。“售货员热情地介绍,“这是最新款,全北京就我们这儿有货。“
方青云算了算自己的积蓄——在国外这两年,工资加上稿费,倒是攒了不少。他掏出钱包:“就要这辆了。“
办手续时,方青山爱不释手地摸著新车,突然问道:“哥,你在非洲是不是也骑自行车?“
方青云笑了:“那边路况不好,主要是坐吉普车。“他想起阿克拉尘土飞扬的土路,“不过中国援助的自行车在非洲可受欢迎了,比小汽车还金贵。“
买完车,兄弟俩一前一后骑回家。方青云看著弟弟兴奋的背影,不由得想起自己第一次骑车时的情景,也是这般年纪,也是这般雀跃。
转过南锣鼓巷的街角,夕阳正好。方青云深吸一口气,感受著久违的京城冬日气息。他知道,接下来这一年,將是全新的开始。非洲司的工作、外交部的联谊、四合院的家长里短...这些都將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而此刻,他只想好好享受这难得的平静时光。毕竟,春节过后,又將是一段崭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