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章 结束访问  四合院从学外语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转眼间,为期一周的访问已接近尾声。在华府的最后一天清晨,老政委起得比平日更早。他站在套房的窗前,凝望著渐渐甦醒的华府街景,神情中既有疲惫,更有著深深的思索。

“老政委,您昨晚休息得可好?“方青云轻声问道,將一杯刚沏好的龙井茶放在茶几上。

老政委转过身,接过茶杯,微微一笑:“想起今天就要和卡特做最后会谈,思绪万千啊。这一周来,我们看到、听到、学到了很多。“他抿了口茶,“小方,你觉得m国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方青云沉思片刻:“我认为是他们那种创新精神和务实態度。从企业到政府,每个人都在思考如何做得更好、更高效。而且他们善於將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產力。“

老政委点点头,目光深远:“说得对。但我们也要记住,学习不是照搬。中国的路还是要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走。“

上午九时,车队再次驶入白宫。与首次会谈时的隆重仪式不同,这次安排更加务实。卡特直接在椭圆形办公室门口迎接,两人像老朋友一样握手寒暄。

“副总先生,这一周来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卡特真诚地说,“特別是您与普通m国民眾的互动,让很多m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了中国。“

老政委幽默地回答:“那是因为m国人民很热情,让我这个老头子也感觉年轻了不少。“

会谈在轻鬆的氛围中开始,但很快转入实质性议题。卡特首先发言:“这一周来,我们双方团队进行了多轮磋商。虽然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分歧,但在很多领域我们都找到了合作的可能性。“

老政委表示赞同:“中国有句古话:'求同存异'。中m两国制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但这不妨碍我们成为合作伙伴。特別是在经济领域,互补性很强。“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双方就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经济合作方面,m方表示愿意向中国出口一些先进的生產设备和技术,特別是在农业机械、化工和电子领域。作为交换,中方將扩大对m国农產品的进口。

当谈到可能的军事装备交流时,气氛变得微妙起来。卡特谨慎地表示:“在国防技术领域,我们需要考虑国会的態度和一些法律限制。但可以在民用航空、导航系统等领域开展合作。“

老政委从容回应:“我们理解m方的顾虑。事实上,中国最需要的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防建设是为了保卫和平,而不是为了威胁他人。“

会谈结束时,卡特说:“虽然我们没有签署厚厚的协议文件,但我认为这次会谈的成果远远超过一纸文书。我们建立了互信,这才是最重要的。“

老政委深有同感:“是啊,人与人之间要交心,国与国之间要互信。有了互信,具体合作就好办了。“

午餐后,老政委不顾连日劳累,坚持要召开代表团总结会。在国宾馆的会议室內,他听取每位成员的匯报和感受。

“大家都说说这一周的所见所闻所感,“老政委鼓励道,“不要光说好的,也要说不好的。我们要全面了解m国,既要学习他们的长处,也要注意避免他们的短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