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9章 又是一场梦  哈哈哈,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可在龙首原那边却是一滴雨没下。

住在南宫別院的闷闷说她站在高处,望著大雁塔这边下大雨。

她那边艷阳高照天。

余令听说了,从高陵县回来的时候那边的县令正带著人求雨呢!

他们一次求四个,说什么长安的龙王太多了,全都各管各的。

子午集是龙窝,每年淹。

余令都恨不得把那里的百姓都迁出来,在那里修一个大水库。

长安这边还有龙王,还能各管各的,再往北龙王都没了。

东北方向的高陵县,西北方向的涇阳县这两年治安尤其的差。

延安府那边不断的有人往长安这边逃难,如今长安的人一日比一日多。

他的故事余令听了。

他们那边是真的惨,雨水少得可怜,地方官员建制缺人也缺的厉害。

听人说一株麦子上只长几粒麦。

当初当岁赐使的时候余令进过延安府知府。

余令怕得罪人,很是认真且委婉的说长安这边有新粮,好好种也可以。

也说了不能光求雨,得改一下磨洋工的劳役制度,把劳役用到该用的地方。

回答余令的只是一声冷哼。

余令恨死了大明的官场。

看人不看能力看祖上,祖上一般的看你座师,看完座师他再看你是不是进士。

如果你都不是,他就会看你年纪。

他们的行为就像那武侠小说,宗门,师承,年纪,出身名门就必然是君子。

事实该是年轻人武艺高强,书里却是年纪越大功夫越强。

余令真的想把自己干出的这些让人复製过去。

可那时的余令就是一个狗屁,延安知府根本就瞧不上余令。

一个毛头小子教他怎么治理地方……

一声冷哼算是给足了情面。

“大郎,六两那边昨日又来要钱了,这一次的开的口子比以前还大,要一千两!”

“给他一千五百两!”

余令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多出来的不要退回来了,告诉他们,谁干的好,乾的多,这钱他就拿的多!”

茹慈点了点头。

她虽然不知道在这做什么,但他知道一定是了不得的大事情。

自己的男人是一个节省的人,过最大的钱就是年底送年礼的钱,很少见他这么大方。

余令当然大方。

因为余令在打造火銃的铁管,这玩意是真的费钱,不过也有收穫。

从去年六两回来开始到现在……

已经有三百个合格的了!

如今南宫走了,矿產完全交给了余令,这对余令而言就是最大的助力。

这两月,老爹也忙。

他觉得以前的矿工太苦了,决定发工钱,为自己即將来临的孙子祈福。

和炼盐的盐灶户一样。

挖矿的人身份也固定了属於匠户,官营採矿多由匠户承担,基本上是无偿干活!

南山屯的军户们也忙了起来。

他们去南山砍树,阴乾,然后做可以顶在肩膀上的木头疙瘩。

黑娃也忙碌了起来。

他是做火药的匠户,一直在做火药。

躲在城里像他这样的人很多。

別看他们是老实巴交在家做烟的,这年头会做烟必然会搞火药。

配比一改就成。

在他们的努力下,长安某个藏在地下的大墓里已经积攒了二万多斤的火药。

当初从南山下来的那一伙人里的妇人在做定装弹。

如今是没事就会搓几个!

从京城回来,余令知道自己的官就是做的再大也不能一定能保住全家人的命,保命之法唯有自己够强。

“大郎,肖五去了周至你知道么?”

“知道,跟人辩经去了!”

“他会辩什么经,他回来一张嘴险些把苟老爷子气死!”

“说啥?”

“他说,俺爷,我说你咋没给我託梦呢,原来还活著呢~”

余令哈哈大笑了起来。

茹慈也笑了,望著这成片的麦田,她主动的牵起了余令的手,指著天边笑道:

“大郎,你看这夕阳多美!”

夕阳西下,朵朵晚霞如同血染透著红光。

……

刚睡下的万历从梦中猛然惊醒。

在梦里,血染的云朵,映照著努尔哈赤高山般的身体,在他的脚下,无数大明將士伸著走在哀嚎。

万历想说什么,却见奴儿猛然回头,一张獠牙野猪脸露著渗人的笑。

“山君,山君,朕的山君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