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不是看不见,只是肉眼看不见。”
“像行星这样吸收太阳光线等能量的物体,会开始升温,它们也会辐射能量。物体温度越高,散热就越快。把某个物体的绝对温度提高一倍,它辐射出的热量就会增加六倍。”
“它辐射的光线频率或波长也取决於温度。”
“比如说有液態水的行星或者为了容纳人类而建造的人造棲息地这样处於室温的物体,会以肉眼看不见但我们现代设备能清晰探测到的频率辐射热量,而且它们辐射出去的能量与吸收的能量完全相等。”
“恆星球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可能的暗物质,但这齣於很多原因是行不通的,不过这主要源於一种错误的印象,即这些东西是完全黑暗的,而实际上,恆星球是一个文明可能建造的最不隱蔽的东西之一。”
“唯一能隱藏它的方法是使用那种违背熵增定律的技术,而那样的话,恆星球本身就有点多余了,但这个我们过一会儿再详细说。有些观点认为它们用肉眼看不见,但实际上它们和其他任何恆星一样容易被看见。”
“那么,你能建造一个恆星球吗?”
“你能去其他恆星那里建造更多的恆星球吗?你会想要建造吗?”
“我將列出六个条件,如果这些条件成立,戴森困境就会起作用。”
“不过我们会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你打破了这些条件,情况也不会有太大改变。我们会先列出这些条件,然后探討它们的合理性和可能存在的缺陷。我对一些条件做了一点调整,使其更清晰、更全面。”
“条件一:建造恆星球实际上是可能的,而且这样做是有意义的。”
“显然,如果你不能建造恆星球,或者没有理由建造它,那么整个困境就无从谈起。我们过一会儿会討论如何建造恆星球以及为什么要建造它。”
“条件二:进行星际交流是可能的。”
“这一点很有意思,因为科幻小说往往暗示恆星球是高科技的產物,比改造其他太阳系的行星要难得多,但这在各方面基本上都是错误的。”
“但这也意味著人们往往认为,如果你能做到第一件事(建造恆星球),那么你也能做到第二件事(星际交流)。”
“但就我们的目的而言,如果你不能到达其他恆星,这也会打破戴森困境,因为除非外星文明极其普遍,否则在星系尺度上,我们实际上可能会错过一个即使离我们相当近的恆星球。”
“而这个概念的前提是,我们会看到巨大的新兴黑暗球体或红外球体,隨著恆星被一个缓慢扩张的波所包围,它们会逐渐消失,即使在遥远的星系也是如此。”
“条件三:不存在比恆星优越得多的发电方法,也不能凭空免费召唤物质和能量。”
“我这么说,主要指的是永动机和免费获取能量。当然,永动机是不存在的。”
“建造恆星球的目的是利用所有已经產生的能量。如果你有比恆星好得多的东西,好到你甚至都不在乎恆星释放的免费能量,那么你就不会建造恆星球。不过我们会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会导致文明规模更大、更显眼。”
“条件四:超光速旅行、前往其他现实或维度要么不可能,要么並非易如反掌。”
“这个前提是,我们会看到一个又一个太阳系在一个鬆散的球体或团块中消失,因为他们想要那些太阳系,会先夺取最近的那些。”
“如果你能踏入某个终极现实,那里有一个和你家园一模一样但无人居住的复製品,你就真的不需要向太空扩张了。某些类型的超光速旅行也不会產生那种扩张的团块,我们过一会儿再详细说。”
“而我们最后两个条件,更多的是心理层面而非科学层面的。”
……
…【科幻作家创造宗教?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我编了个神,你们快来拜“吗?】
【楼上你可別说了!万一哪天外星人真来了说:“你们信的神是我们编的科幻小说“】
【笑死!作家创造宗教就像程式设计师写bug——自己都不信,还指望別人信?】
【哈哈哈哈!这年头连神都能diy了?下一步是不是要眾筹造神?】
【等等!如果宗教都是作家编的,那我们拜了这么多年是不是在给小说打赏?】
【楼上神了!原来香火钱就是最早的粉丝经济!作家:计划通!】
【把太阳包起来当电池?这比任何宗教的创世神话都离谱!至少人家神话还讲逻辑!】
【笑死!宗教说要有光,外星人说要把光都收起来!这是要跟上帝对著干?】
【妈耶!恆星球包太阳,这操作比神创造世界还牛逼!神看了都得叫声大哥!】
【楼上你们別闹了!万一恆星球就是外星人的教堂呢?人家拜太阳拜得比较彻底!】
【细思极恐!如果每个恆星都被包起来,那外星人的神是不是就是能源公司老板?】
【哈哈哈!外星宗教的教义:“信我者,得电费优惠!“这比永生实在多了!】
【等一下!作家创造的宗教没人信,但外星人如果真来传教怎么办?】
【楼上慌什么!外星人要是来传教,第一句话肯定是:“你们的神都是我们编的!“】
【完了完了!科幻作家创造宗教是荒谬,但我们现在討论的恆星球不是更荒谬?】
【笑死!至少宗教还给个来世,恆星球就给你一个没星星的夜空!这deal太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