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剑!”
老头將剑身上的铁锈处理完毕之后,看著整个剑体,忍不住讚嘆。
一般的铁剑,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岁月腐蚀后,大概早已不成样子了。
而眼前这把,
锈......还真就只是生在表层。
以他这么多年摆弄这些金属器具的经验来看,
这把剑.....用到的材料,绝对是一等一的上等百炼钢!
同样,在那个时候能用的起这种材料的,再结合上面的错金铭文,只说明了一件事:
其剑主人的身份,定然不一般!
好货!
绝对的好货!
李铭然心中瞭然。
然后......他就见到跟著许宝龙一起过来的,年龄跟他孙子一般大的年轻小伙子,
笑著说道:“李老,辛苦您了。”
“劳烦您再帮我把这物件儿上面的锈也给除一下。”
看著对方递过来的黑色铁质瓦片,
老头一怔,
接过瓦片后,细细观看了几秒之后,张嘴便是一句“臥槽”!
他看了看许宝龙,又看了看对面这年轻人,
心中疑惑,
眼前这年轻人什么来头?
连著两件,都是这么狠的货??
...
苏省文物局。
一个年纪轻轻带著黑色边框眼镜的年轻人,
正站在一间办公室里,满脸兴奋的对著办公桌前正慢慢悠悠品茶的中年男人说道:
“梁局!”
“江城那边,就今儿早上古玩圈子里传出来的那个消息,其中提到的墓!”
“您猜是谁的?”
被年轻人唤作局长的梁安文喝了口茶,不紧不慢的说道:“是谁的?”
“常遇春!”年轻人激动的说道:“是常遇春的!”
听到这个名字,
梁安文一愣:“你说是谁的?”
“就是大明的开国功臣之一,被朱元璋追封为『开平王』的那个常遇春!”
“他的墓不是在那紫金山北麓吗?”
“那是衣冠冢。”年轻人回道。
听到这个回答,梁安文顿时就明白了。
那片大明功臣墓群,真正发掘的,其实仅仅只有三个。除了一个是真墓外,另外两个都是衣冠冢。
至於那些没有发掘的,都还处於不確定的状態。
眼下这个情况,
说明在其他地方发现了真墓!
梁安文还在思索的时候,年轻人又道:“有人已经拿到了朱元璋御赐给常遇春的佩剑,甚至还有一块丹书铁券!”
这话一出,
梁安文再次一愣。
御赐佩剑、丹书铁券......
听到这俩名字,他下意识追问道:“是挖出来的还是怎么来的?”
却见年轻人摇了摇头:“不是,是从江城那小村子里的村民那儿收的。”
见到这个回答,
这位梁副局长脸色一沉,
在古玩圈子里疯传的那消息,他当然清楚。
按照华国律法,
如果是从墓里挖出来的,那他们文物局完全可以把东西先收缴过来再说!
但若是真如消息中所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