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工向王建业介绍:“这两位是哈尔滨军用车厂的人,特意来咱们厂学习的。”
“您好,我是哈尔滨军用车厂的技术代表李明,这位是我们厂的张副厂长。”
一个戴著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男人走上前,一边热情地说著,一边和王建业握手。
李明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镜,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这次我们专程过来,主要是对王技术员设计的排气制动特別感兴趣,想深入了解了解。”
王建业清了清嗓子,有条不紊地开始讲解起来:“我们设计的这款排气制动,主要是在排气管上加装了一个阀门……”
他一边说,一边拿起桌上的图纸比划著名。
罗工在一旁也不时地补充几句,对一些技术细节进行更深入的解释:“你看这个地方,我们经过多次试验,才確定了这个角度,能最大程度发挥制动效果。”
李明听得全神贯注,眼睛里闪烁著求知的光芒,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那这个阀门的材质有什么特別要求吗?在极端环境下会不会出现故障?”
王建业都一一详细作答,那专业的知识储备和清晰的思路,让人不禁暗暗佩服。
讲解结束后,李明忍不住讚嘆道:“王技术员,你这知识储备和想法太厉害了!我们厂正缺你这样的人才,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哈尔滨军用车厂?待遇方面,绝对给你从优。”
王建业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对方会突然拋出这样的邀请。
隨即,他笑著摇了摇头,態度诚恳地说道:“李代表,谢谢您的好意,不过我在一汽厂待得挺好的。
一汽厂培养了我,从进厂的学徒到现在能搞设计,这里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厂里领导和同事的帮助。
我就想在这儿多为厂子做点贡献,看著厂子越来越好,我心里才踏实。”
李明听了,有些遗憾地嘆了口气:“那太可惜了,希望以后咱们还有合作的机会。说不定以后在技术难题上,还得多多向你请教呢。”
“互相学习,互相学习嘛。”王建业笑著回应。
李明和张副厂长在一汽厂待了两天,期间不仅深入学习了排气制动技术,还和工人们交流了不少生產经验。
两天后,他们带著满满的收穫,离开了这里。
送走哈尔滨军用车厂的客人,罗工那张大脸笑成了一朵:“王技术员!你刚刚那一番讲解头头是道,可没给咱一汽厂跌份儿!”
王建业嘴角一勾:“罗工,您可太抬举我了!平日里要不是您像个老母鸡护崽似的,手把手教我技术要点,带著我在各个项目里摸爬滚打,我哪能有今天这点小成绩。
这功劳,一大半都得归您吶!”
罗工眉毛一挑,追问道:“哟,小嘴跟抹了蜜似的。
不过,我可不听这些虚头巴脑的,你跟我实打实说,人家哈尔滨军用车厂开那么好条件,你咋就死活不愿意去呢?”
王建业挠了挠脑袋,露出个憨实的笑容:“罗工,不瞒您说,我老家离一汽厂也就二十来里地,爹娘都在那边呢。
再说了,我还想著在咱厂找个媳妇,踏踏实实在这儿扎根。
哈尔滨那地儿人生地不熟,太远嘍,我可捨不得离开。”
实际上,他正和罗工的闺女罗诗琪处对象呢。
要是去了哈尔滨,这异地恋的苦不说,罗工这老丈人这关,铁定过不去。
罗工像是瞧出了点苗头,眼睛一瞪,半开玩笑半警告道:“找媳妇行啊,可別找姓罗的,不然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工作上我还咋管你,到时候你小子不得上天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