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解决方案
“怎么回事?”王建业的心猛地一沉。
张炳青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王工,设备......设备好像坏了!”
车间里一片死寂。
三十万外匯券的进口设备,还没使用就坏了,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
王建业感到一阵眩晕,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別慌,先检查哪里出了问题。”
经过半小时的紧张排查,问题终於找到了一一运输途中某处连接部件鬆动了。
但更糟的是,缺少专用工具,他们无法在现场修復。
“完了......”老周瘫坐在工具箱上,双手抱头,“这下全完了......
王建业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他想起临行前对杨厂长立下的军令状,想起罗诗琪期盼的眼神,想起边疆部队等待这批卡车的迫切需求。
不能就这样放弃!
“还有备用方案。”
他突然开口,声音在寒冷的车间里格外清晰,“陈副主任,把你笔记本上的苏联方案拿出来。
老周,你们厂有没有压力传感器?冯猛,准备拆解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
张炳青,去找一块乾净的白板和彩色粉笔。”
眾人惊讶地看著他,不明白他要做什么。
“德国设备用不了,我们就用『土办法』!”王建业的眼中闪烁著坚定的光芒,“苏联方案加上我们自己的创新,一样能解决问题!”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王建业团队几乎没有合眼。
他们在白板上画满了示意图和计算公式,用二汽厂现有的压力传感器组装了简易测试阵列,甚至拆解了一台发动机进行实物比对。
“王工,这个数据不对啊。”
第三天凌晨,陈玉玲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声音里带著疲惫和困惑,“按照理论计算,喷油量波动应该在0.5毫升以內,但实测达到了1.2毫升。”
王建业凑近查看数据,他的眼晴布满血丝,下巴上冒出了青黑的胡茬。
突然,他指著某个参数:“看这里!环境温度变化对喷油量的影响被低估了。
苏联方案是基於他们寒冷的气候设计的,但我们的温差更大。”
“那怎么办?”张炳青急切地问。
王建业沉思片刻,突然转向老周:“你们厂有没有废旧的电热毯?”
“啊?”老周一脸茫然,“有是有,但.....
办“拿来!”王建业已经行动起来,“我们给燃油管路做个保暖衣』!”
这个看似荒谬的想法却產生了奇效。
经过改装和温度补偿,第五台测试发动机的喷油量波动终於降到了可接受范围內。
然而,就在大家准备庆祝时,临时搭建的测试系统突然失灵,所有数据瞬间清零。
“不一一!”冯猛一拳砸在墙上,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技术员第一次情绪失控。
王建业也感到一阵绝望涌上心头。
连续三天的高强度工作,眼看成功在即,却功亏一。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罗诗琪的面容和她腹中的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