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顺八年,四月初二,封赏的詔书终於下发。
作为勤王军主帅的王天成,因指挥有度,破蛮有功,赐爵安南伯,封安嬋、淳南二郡为封地。
其余几位主將都获封了伯爵,不过基本都是边郡。
例如宇文御就被赐爵定北伯,封地北地郡。
而北地郡尉赵承业,则被封到了刚刚收復回来的河西郡。
除开伯爵赏赐外,还有十几名校尉也赐爵了子爵或男爵,获封一县之地。
除此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居然是周毅。
只因他是唯一一个以百將之身,获封爵位的人。
周毅接过詔书,起身礼送了宣读詔书的官员,而后回到屋內。
“制衡吗……”
看著手中的詔书,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通过这几天向宇文御恶补的礼仪和时政,周毅对於魏国当今的局势,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同时,由於他非此世之人,所以对於许多事都有独特见道。
比如,魏王下詔的“推恩之策”,在他前世读过的歷史书中,便能寻到相似之处。
“魏王之前的削藩政令太过强势,给十二藩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因此让其不由的站在了统一战线上。”
“政令虽好,但下发下去无人执行,也就成了一张废纸。”
想到这时,周毅也忍不住为其嘆了口气。
魏国开国之初,十二藩镇都分封在边疆之地,確实起到了抵御外敌的作用。
但隨著时间流逝,国力日盛。
魏国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张,十二藩镇的势力也跟著扩张。
大部分封地都从曾经的“边郡”,变为了如今的“內郡”。
如此一来,边郡需要消耗人口来抵御外敌,王都和內郡需要为边郡输送钱粮。
藩镇们反而处在了王都与边郡之间,既无外敌之患,也无钱粮之损。
以至於十二藩镇势力愈发膨胀,於封疆內外,横行无忌,唯己意是从。
若有朝廷之宣,置若罔闻,仅於调兵之时,略作敷衍。
如今魏王虽然醒悟,但为时太晚,想要单纯通过推恩来瓦解藩镇,几无可能。
所以只能通过这种掺沙子的方式,来稀释藩镇们的势力。
说起来,也是魏国如今的时局恰好可以推行此法。
“我记得开国之初,分封的藩镇封地其实並不庞大。”
“许多地方虽是其势力范围,但名义上还是归属於魏国管辖。”
望著詔书上自己的封地,周毅眉头皱的更深了。
“周毅,剑岭军陷阵营百將,秉性忠纯,才兼文武……
自征伐以来,披坚执锐,屡建奇功……
朕嘉其功绩,念其忠诚,特赐一等男爵……封地漳水郡秦川县……”
……
天顺八年,四月初二,夜幕降临。
王都的宫殿內灯火通明,魏王刘昭德在宫中设宴,款待此次勤王有功的诸將。
周毅提前换好礼服,隨著一眾將领步入了大殿。
殿內金碧辉煌,有乐声悠扬,余音裊裊,有舞女姿態娇柔,起舞翩翩。
由於周毅无论是军职还是爵位,在诸將中都是最低风,因此被安排在了靠后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