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五章 自適应生物修復舱  末世基建:我靠拆解变废为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5章 自適应生物修復舱

机械臂持续运作,一面厚重的“岩层锚固复合墙”赫然嘉立在土坑边缘,

经过施工处理,原本参差不齐的土层边缘变得平整规整。仔细观察墙体与土层交界处,可见无数类似植物根系的金属结构深深扎入岩层,將墙体牢牢锚固在地质结构中。

项安仔细检查后露出满意神色。

事实证明,即便是简单挖掘的原始土坑,通过系统工事的建设也能迅速构建出地下避难所的基础框架。

只要继续叠加各类功能性工事,完整的地下空间就能逐步成型。

目前唯一的制约因素,则是工程机械的挖掘深度有限。

藉助墙体的支撑,项安轻鬆攀出土坑,向等候的眾人点头示意。

半小时后,留守避难所的核心成员齐聚会议室,项安將整理好清单摊开在眾人面前。

他特意挑选出当前能够建造的工事项目,让团队成员共同商討地下避难所的规划方案作为地质专家,陆沉渊虽未正式进入核心层,仍受邀参与技术討论。

“首先要明確地下避难所的核心功能定位。”杨鑫用笔尖敲击桌面,“究竟是针对丧尸威胁,还是应对极端寒潮?”

申夏立刻接话:“地面避难所的防御工事已经相当完备,户潮很难突破。当前最紧迫的威胁是寒潮,我们没必要放弃现有设施。”她特意加重语气,“首要任务是建立具备完善保暖功能的地下生存空间。”

与会成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一一地下避难所的首要作用,显然是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寒潮威胁。

项安轻咳一声提出疑问:“但如果因为寒潮全员转入地下,突然遭遇户潮该怎么办?”

“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实时掌握地面情况,”温禾建议道,“寒潮期间全员在地下避寒,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即返回地面防御。”

曲琦严肃地追问:“如何確保有足够的转移时间?如果尸潮来得太快,我们可能在转移途中就被拦截。”

温禾微微頷首,高马尾隨之轻晃:“可以把出入口设在避难所內部。”她转向陆沉渊:“陆老,小区的地质条件允许这种设计吗?”

“在浅层挖掘的话,地质条件確实允许,”陆沉渊眉头紧燮,“但这座楼是框架结构,底部必然存在地基。即便在地基下方施工,也可能导致上部结构沉降甚至倾覆。”

会议室內陷入短暂沉寂,空调外机运转声格外清晰。

“陆老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项安打破沉默问道。

陆沉渊略作思索后回答:“青檀苑的地基应该是普通的条形基础或独立基础,通常只覆盖承重墙和柱体区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提前对原有基础进行加固,但施工难度较大。”

项安闻言鬆了口气:“这个问题交给我来处理。”

如果是其他技术难题,他或许束手无策,但这方面却胸有成竹。只需在基础底部建造“岩层锚固复合墙”,再对墙体进行强化加固,就能有效支撑地基重量。

陆沉渊略显惊讶,没想到项安能如此轻鬆地应对这个难题。不过转念一想,青檀苑本就拥有许多超出他认知的技术手段,这倒也不足为奇。

暂时搁置技术细节的討论后,眾人一致认为温禾的方案切实可行一一既能確保御寒需求,又能在安全的前提下返回地面进行防御。

“根据计划,避难所將初步划分为三个功能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