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中饱私囊
天蒙蒙亮。
青檀苑的户外已有人开始活动,
与灾变初期相比,这里的事物早已焕然一新:
原本可容纳双车並行的出入口,如今被可伸缩的合金防御门完全取代;小区內两栋居民楼经过持续改造,外立面覆盖著层层防御工事,在晨光中泛著冷冽的金属光泽。
中庭原有的绿化坛已被彻底剷平,硬化成开阔的平地。
东侧区域数日前还是深达数米的地下工程作业区,此刻已被全部填平,仅剩顶部约30厘米的隱蔽改造层尚未完工;
西侧区域整齐停泊著十余辆装甲改装车辆,从轻型运输车到重型房车都配备了防撞护栏与加固底盘,具备基础的户群防御能力。
东围墙內侧,新落成的封闭式家禽养殖区规律运作著机械通风系统,相邻位置停泊著为整个避难所提供能源保障的油罐车。
侯浩配合叶大勇完成车况检查后,钻进驾驶室点燃一支烟。
金属打火机在指尖翻出橘色火苗,他深深吸了口久违的尼古丁气息,感受著肺叶间翻涌的苦涩暖流。
避难所为了保持温度,选择维持著封闭环境,通风效率自然受限。眼下想解菸癮只能选择外出这是所有菸民心照不宣的规矩。
防御区外围,三名巡逻队员正沿墙根行走,检查工事是否存在漏洞。
“各区域注意,”任志轩按著对讲机倚在六楼窗沿,“三分钟后启动防御系统联动测试,请立即清空工事周边人员。”
隨著此起彼伏的確认声,机械运转的喻鸣逐渐充斥空间。先前沉寂的防御矩阵如同甦醒的钢铁巨兽,层层展开杀戮疗牙:
高压电网进发蓝紫色电弧,钉刺阵列精准刺出地表三寸,回缩的挡板后露出高速旋转的合金刀轮。战术瞭望台的定向声波装置发出高频脉衝,配合穹顶探照灯投射的致盲光束,在预设坐標编织出死亡禁区。
整套防御体系显露出令人安心的攻击態势,恍若正迎击著千军万马的户潮衝锋。
项安精神焕发地跨出修復舱门。这种通过极限训练耗尽体力,却又能快速恢復的独特体验,確实令人著迷。
持续下降的气温已导致部分家用空调停摆,不少成员陆续迁入新建的地下避难所,居民楼內的人员密度显著降低。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训练场的热闹景象一一即便是非战斗序列的成员,也坚持每日在此进行生存技能训练,努力提升自身竞爭力。
项安注意到薛越泽正带著薛悦昕在器械区锻链。看著薛悦昕跑步机上挥汗,他隨口询问近况。
薛越泽將没吃完的麵包塞进背包答道:“我现在负责楼顶种植区,小昕也在做些清洁工作,总得找点事做。”
垂直农场虽更適合地下环境,但当前基建条件尚未完备,仍维持在天台运转。钢铁穹顶有效隔绝了恶劣天气,配合空调系统勉强维持著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环境。
项安快速解决早餐后,著手准备外出联络事宜。鑑於对讲机通讯距离有限,他需要驾车向雾隱山方向移动以建立信號连接。
正当项安组织隨行人员登车时,申夏的匯报声从对讲机传来:“项哥,谭灿灿说她也想跟著你们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