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儿的学业学得如何了?”安鈺宵很喜欢安亭轩,因为相比较二房的安亭峰和他的庶长子安亭俊,三房的儿子在学业上更上层些,他的小儿子就更不用说了,什么也不会。
安府是书香世家,但是安亭俊却选择投了军营,跟著丞相府的公子,他们有血亲关係,平时可以照拂一些,他也没有阻止。
安亭轩尊敬道:“听鸿福书院的师傅说,京都的泰文书院明年要招一批学子,侄儿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想来试试,后年就要开科考了,侄儿准备参考。”
顿时,安鈺宵眼前一亮,讚扬道:“轩儿好志向,进入泰文书院学习一定会有大出息,轩儿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规划,真是难得,有什么困难就找大伯父。”
三夫人见自己的儿子如此优秀,唇边也掛起了一抹浅笑,当年她毅然將儿子送出京,就是希望儿子能有所成就,虽然每年的费很大,但是她咬紧牙关也要支持儿子。
二夫人满脸的阴霾,她的儿子就只跟著府里请的老师学习,长大以后进的也是最为平常的书院,学业也平平,还没有大哥家的庶子厉害,能进军营学习,將来若带兵打仗就是將军,二夫人越想越气,回去她一定也让儿子抓住机会。
突然,安鈺宵像是下了什么决心一般,沉声道:“既然轩儿也回来了,从今日起,收拾明礼堂出来,就由轩儿带著安府的兄弟姊妹到明礼堂学习。”
安府本来人丁就不旺盛,若再不好好教导学习,將来怎么考取功名,大北朝民风並不呆板,能者居之,经过晋城的案子,有人忧愁有人欢喜,安鈺宵暗忖著,兴许这是安府的一个机会。
安亭轩有些没有明白安鈺宵的意思,便道:“大伯父的意思是也包括安府的各位妹妹?”
安鈺宵点了点头开口道:“都来学,我们安府本来就是书香门第,也教安府的儿子女儿不要忘记了祖训。”
安鈺宵其实心里有些想法,但是又觉得不可能,平时那么温柔善良的一个女儿,怎么可能帮著外人陷害亲生父亲。
安鈺宵眼眸隨意往温柔恭顺的安西琳身上一扫,他问过长风,当日除了紫苏去过书房,但紫苏来时,他正忙,也没见人,后来听说三小姐送了参汤进去过,长风跟了自己七八年了,不敢说假话。
安鈺宵一回府最先將长风关起来拷问,但长风受刑也不认罪,他才顺著长风的口供开始怀疑三女儿。
此时,见她温婉动人,又觉得不可能,这事还得细细观察一下,没有证据他也不能轻易决断。
安西玥將安鈺宵的举动看在了眼里,看来父亲已经开始怀疑安西琳了。
老夫人点了点头笑得合不拢嘴,看来大儿子入宫遭了一番罪突然醒悟过来了,她原本想开了年就请有资歷的嬤嬤进府教小姐们的女工女红,安府的门第虽然不高,但也別叫人小瞧了去。
安西玥见父亲要设私塾,又意指所有安府的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