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厂、铝厂、挖掘机厂、火药厂、医学院、轴承厂、迫击炮厂、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厂……
瀋州仅道西区就有48家单位参与援建。
先后派出了23304名人员奔向祖国各地,其中厂级干部94人、中层干部7000人、技术工人16210人。
有三家企业进行了全厂搬迁,有23家企业包建新厂,29家企业车间整体划拨。
代培人员13221人,受援省市自治区29个,受建市县121个,受建企业526个。
连港医学院也积极响应號召,1200名学生、400名教职工和附属医院的部分人员、医疗设备迁往西南黔州,组建了新的医科大学。
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厂更是先后包建援建了11个大中型军工厂,支援了各类人员1.5万人,设备千余台。
仅仅最近五年,辽省陆续迁往大三线的职工多达9.9万余人,隨迁家属15.66万余人,数量惊人。
黑省,作为重要的兵工製造基地,也支援了全国210多个单位。
共支援了设备3389台,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和熟练技工1.6万余人。
同时还为包建企业支援了大量工具、工装、成品零部件以及大批图纸和技术资料。
吉省,仅化学公司就为全国54个企业输送了人才1.8万余人,包括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
还为全国142个企业、86所大专院校和一些国家代培了超过3.83万名专业人才。
满丰发电厂输送干部和技术人员达800多人。
铁合金厂先后支援全国51个大中小铁合金企业建设,输送干部、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达2900多人。
……
前几年刚刚確定三线建设战略时,仅头两年,东北迁建和正在迁建的企业及技术支援项目就有140 个(列入国家搬迁计划內的66 个),
调出人才约8 万人左右(其中基本建设队伍2.7万人)。
这些年来,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一列列火车满载煤炭、钢铁、石油、装备、木材、粮食等紧缺物资,驶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一批批东北精英背井离乡,千里迢迢奔赴三线地区,將异乡当作故乡,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但是,他们从未抱怨过,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付出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是我们需要一代代都要铭记和传承下去的!”
陈安三人听著讲解员的描述,心中涌动著难以名状的情绪。
三人仿佛穿越时空,重新经歷了那段波澜壮阔、砥礪前行的光辉歷程。
三人漫步其间,时而驻足凝视,感受歷史的温度;时而低声细语,分享彼此的感悟,仿佛与那些勇敢的先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参观结束,三人意犹未尽,决定再绕故宫骑行一周,以更直观的方式感受这座古老宫殿的宏伟和壮丽。
夕阳下的故宫,金辉洒落,气势磅礴,三人缓缓骑行,让心灵在这份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中自由翱翔。
良久,三人才依依不捨地告別这一切,回到四合院。
……
当陈安三人再次骑著三辆自行车回到四合院时,顿时引起了全院轰动。
三辆自行车在夕阳余暉下熠熠生辉,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住户们纷纷从各自的门槛后探出头来,眼中闪烁著惊嘆。议论声四起,有羡慕也有好奇。
虽然陈安买了两辆新自行车的事情,下午的时候就在院里传开了,但很多人没有亲眼看到,还是不肯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