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章 秦淮茹入职轧钢厂  四合院:一心搞科技,却要我修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秦淮茹感受到周围微妙的气氛,脸颊微红,没有再多言,只是转身去安顿家中的三个孩子。

她將孩子们託付给了一大妈,並细心地叮嘱了几句。

隨后,秦淮茹便带著对未来的憧憬,跟著易中海、何雨柱和贾东旭三人一起出门,踏上了前往轧钢厂的路途。

抵达工厂后,易中海与贾东旭迅速前往车间。

因为生產车间,每天早上都要点名,去晚了,就要算作迟到了。

在生產劳动纪律方面,轧钢厂现在的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

职工如果一个月內迟到、早退或缺勤两次以上,就得在小组成员面前,做“自我检查”!

只有像机关、后勤、食堂等部门的一些特殊岗位人员,其管理才会宽鬆一些。

何雨柱,便是这样一位享受特殊待遇的人员,他在第三食堂地位特殊,向来我行我素。

何雨柱作为大厨,不用上早班,不用准备食材。

食堂早餐自有其他厨师负责,洗菜、切菜等琐事也有厨工和徒弟们分担。

这才让他,悠閒地带著秦淮茹,在厂区內穿梭,协助其完成入职流程。

在劳资科,秦淮茹先填写了入职表格,然后前往厂卫生室完成体检。

回来后,她又签订了劳动合同,学习了厂规厂纪,还领取了选集、国家重要会议读本、元老讲话选段等政治学习资料。

【很意外!56年《劳动部关於简化临时工人招收手续的通知》第五条,明文要求国营企业招收临时工人,要签订劳动合同。】

至於工资待遇,与学徒工相同,第一年每月14块,第二年15块6,第三年18块。

还有一点,尤为令她振奋,对她家里也最为重要。

那就是,临时工身份儘管不能使其户口由农村转为城镇,但她却能將自己的粮食关係转移至轧钢厂。

这意味著,她將拥有粮食定量,每月可以在厂里领取粮票。

如此,无论是兑换成厂里食堂的饭票,还是前往指定粮站购粮,都將极大地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

因为,根据户口登记条例规定,新生婴儿隨母落户。

她是农村户口,导致家里三个孩子都是农村户口,再加上贾张氏也是农村户口,家里有五口人没有粮食定量。

这些年来,家里一直通过鸽子市或者黑市购买高价粮,这也是他们家最大的一笔开销。

如今,她有了粮食定量,就可以少买一些高价粮,能给家里减轻不少负担。

此外,劳资科干事,还向秦淮茹详细介绍了,轧钢厂的光辉歷史:

红星轧钢厂的前身,可追溯到建国前的振华轧钢厂,其解放前由娄、方、田等多家民族资產家合资成立。

公私合营前,轧钢厂规模有限,仅拥有150余名职工,2套小型横列式热轧机组。

產品也只有直条、圆丝和中小型钢,其资產不足100万元新人民幣。

直至十年前,钢铁工业局接管並推动了公私合营,更名为红星轧钢厂。

合营后,国家的大力扶持,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使轧钢厂迅速发展壮大,人员、场地、设备均实现了质的飞跃。

接管后的第二年,国家就投入资金200万元,推动轧钢厂扩建。

职工队伍壮大至300余人,厂区面积也扩大至6000余平方米。

引进了新设备,成功將原有的轧钢机组升级为半连续式,效率显著提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