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章 我说你不適合  半岛:她们闯进我镜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有的,你先考虑一下选哪件衣服,我可以提前告诉你范围。”

不管从任何角度来说,安阳都看不到希望,你总不能期待朴素妍的单曲是另一种类型的《江南style》吧?

以sm和loen公司这次的重视程度,那肯定是无数资源往里面砸。

朴素妍拿什么?还靠queens?queens都被吸乾了!

不可能的啦,你告诉我怎么贏,很难的啦。

“但我不甘心。”

这些年只有t-ara几人和少女时代里的一些人才知道当代朴素妍退出sm的內幕。

她不是因为身体原因和家庭情况,她是被踢出去的。

理由少女时代已经没有了她的位置。

“我至今记得那段日子。

每天重复的声乐训练,喉结因过度使用而肿胀。

舞蹈老师用尺敲著我的膝盖:“朴昭妍,教了多遍了?”

我咬著牙把动作做到极致。

那时我以为,只要够努力,就能在少女时代的出道名单里占一席之地。

累吗?何止是累。

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但累到极致时,反而会生出一种病態的亢奋。

看著同期练习生们在走廊里晕倒又爬起来,听著泰妍在声乐室里练到失声,我告诉自己:熬过去就能站在舞台上。

出事前一周,我还在幻想出道造型。

那天我偷偷试了允儿的银髮假髮,对著练习室的摄像头比心,想像著《再次重逢的世界》的c

位会不会有我的镜头。

李秀满路过时突然对我说:“昭妍,你的声音很特別。”

我以为那是认可,直到三天后收到通知:“你不合適少女时代,你可以选择当练习生,或离开。”

我去问为什么,只有一句:“主唱位置已经满了。”

恨吗?当然恨。

恨公司用“主唱定位饱和”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打发我,恨自己明明是预备组队长却被替换,

恨他们连“淘汰”都要说得如此虚偽。

我翻遍了练习生合同,才发现所谓“梦想”不过是一场明码標价的交易一一我的声带、我的青春、我的自尊,都被折合成练习时长写进条款里。

我选择走了,我已经不年轻了,等不了下一个团,可能也等不到下一个团。

我看著少女时代出道新闻里泰妍的笑容,突然想起我们曾在练习室偷偷写歌,她弹著吉他,我哼著旋律,说以后要做“最会唱歌的女团”。

可我成了“被淘汰的前练习生”,而她们成了国民女团。

这种落差像一根刺,扎在喉咙里,咽不下,吐不出。

那天,我听到了少女时代《再次重逢的世界》。

眼泪突然决堤一一不是因为遗憾,而是突然意识到:我曾离星星那么近,却终究要成为自己的月亮。

如今站在t-ara的舞台上,我偶尔会想起sm的练习室。

那些被汗水浸透的日夜,那些未说出口的怨恨与不甘,都成了我喉咙里的砂砾。

安阳,我知道自己可能打不过她,但我要让她知道,我比她们任何人都配留在少女时代!

我不是失败品!”

夜色下,汉江边,这是一封迟到八年的战书!

对sm、对少女时代的主唱、对金泰妍!

朴素妍泪流满面,安阳神情严肃。

“素妍,你现在的第一任务是卸载掉你手机里的小说。”

有些中二,有些尬。

“软?”

“不是我泼你冷水,而是为什么你要向別人去证明你的价值?”

安阳能理解这种行为,但不能理解她的出发点。

为什么要向別人去证明?

朴素妍2005年因歌唱比赛金奖被sm星探发掘,以歌手为目標开启练习生生涯。

练习生时期,每日训练超12小时,涵盖声乐、舞蹈、形体等,舞蹈训练常至凌晨。

然后加入少女时代预备组,与金泰妍、林允儿等同期训练,参与《再次重逢的世界》练习及早期定妆,后因年龄和家庭变故【官方版原因】於2007年退出预备出道组。

“人是流动的星辰,不是等待批改的试卷,

他人的评价不过是镜片上的雾气一一有人觉得你模糊,有人觉得你朦朧,但镜片永远无法定义星辰本身的亮度..:

证明的本质是乞討认可,而真正的自信,是明白自己的存在即是答案..:

该来的认可会像春雪融化般自然,而强求的讚美,不过是秋风中的蒲公英...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却也是自由的入场券。”

安阳絮絮叨叻了很多,这是他继真理之后给第二个人讲道理,也不算讲道理,有感而发罢了。

或许朴素妍现在的样子让安阳回想起曾经的自己。

曾经被拋弃的自已想给他们证明,就算一出生就被他们丟在孤儿院,也能活得很好。

但那样活著好累啊,明明一开始就放弃了自己,但感觉还是在为他们而活。

后来安阳想明白了,活著就该为自己而活,这或许並不正確,但却能让他快乐。

至於快乐到放飞自我,后期变成了....那就不提了。

“那我做错了吗?”

其他姐妹也劝过她,但她不听,她心里有口气。

但安阳劝她,她真的有在犹豫。

“没错,但你自己的认知错了,你不是想给其他人证明,你只是想给八年前那个无助哭泣的朴昭妍一个交代而已。”

剧组,安阳自己的工作间。

那个一直全自动刷新的宝蓝小助理不见了,还有些不习惯。

摇摇头赶走脑海中烦躁的思绪,安阳开始完善三大女solo的拍摄计划。

另一边,全宝蓝房间。

“安阳这段时间有欺负你吗?”朴素妍上来就问八卦。

全宝蓝白眼:“我来这里是为了我们转型的,不是谈恋爱。”

“朝夕相处,难免有摩擦,不可能一直都是工作关係吧?”

想了想这段日子,全宝蓝悲剧地发现,还真全是工作。

她摇头:“一直都是工作。”

她这段时间的心几乎都沉在工作上,除了前些天安阳和金泰妍的緋闻扰乱了一些,

女团idol转成影视製作人太难了。

行业偏见深,难被认可,偶像行业是“流水线造星”,外界默认idoi是“靠脸吃饭”的瓶,

对转型製作人的专业能力存疑。

投资者和合作方会先入为主质疑“唱歌跳舞的能懂影视製作?”

导致转型者初期很难拿到优质项目,甚至连参与核心討论的机会都没有,常被当作“跨界玩票”的局外人。

专业能力断层,要从头学起,idoi训练侧重唱跳、镜头表现,几乎没接触过剧本分析、镜头调度、製片管理等技能。

转型后需从零开始学导演、编剧、后期等知识,从“被动按剧本表演”变成“主动创造內容”,思维模式要彻底转变。

但影视行业试错成本高,新人很难获得实践机会,小项目资源差,大项目不敢用新人,容易卡在“没经验→没机会→没经验”的循环里。

公眾形象绑架,难获严肃对待,观眾对idoi的认知停留在“娱乐明星”,即便转型幕后,媒体和粉丝仍更关注其外貌、恋情等八卦,而非作品本身。

资源人脉断层,生存压力大。

idol时期靠公司分配资源,转型后需自己拉投资、找团队、谈发行。

但影视圈讲究“人脉圈层”,转型者之前的人脉多是艺人、经纪人,缺乏与导演、製片方、投资机构的深度联繫,拉投资难,自筹资金又可能不够。

了解的越多,全宝蓝才发现一个只会唱跳的ido是多么废物,价值是多么低。

如果不是家里还有资源,她也不敢轻易地往这条路上走。

“別说我了,你solo的宣传照,他答应没?”

提到这,朴素妍来了兴趣,將今天她在饭桌上一人镇压同时代双天骄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省略了彩头。

听完后,全宝蓝苦笑不得,又对安阳恶趣味的刻板印象加重了几分。

“你今天倒是骂爽了,但之后回归成绩一出怎么办?”

全宝蓝已经在想朴素妍灰头土脸一声不,没人看好她这次的回归。

“无所谓了,我已经不在乎成绩了。”

“素妍,你没发烧吧?”

一个好胜心很强的人,居然不在乎成绩?

“是安阳,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全宝蓝的神经突然紧绷:“他说了什么?”

“他说不需要给谁证明,只需要给自己曾经的自己一个交代而已。”

朴素妍说这话的时候,嘴角的笑意已经漫出来了,眼里仿佛还闪著光。

他懂我!他真懂我!

“宝蓝,如果你待在安阳身边为难的话,我来接替你,我觉得他人还是挺好的。”

“你有想法?”

“之前没有,但今天他说的那些话...我不知道该怎么样形容这种感觉..就像是你一直艰难的往前走,你以为你是一个人,但在一个地方,你才发现原来一直有个人在这里等你..

只有你走过了前面的那些坎坷曲折,你才能见到他,然后觉得这一路上都值得。”

朴素妍此刻的状態给全宝蓝的感觉是一一发情了。

“宝蓝,你觉得我追他怎么样?”

“你不適合。”

“什么?”

全宝蓝沉著声一字一句:

“我.说.你.不.適.合”

(求月票~帮帮孩子,还有一章12点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