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章 我同意【万字大章,求月票】  半岛:她们闯进我镜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5章 我同意【万字大章,求月票】

“安阳....对不起...鸣鸣鸣....“

听著电话里传来的哭声,安阳无奈。

如果不是欠loen朴永浩理事一个人情,他其实不太想掺合这烂摊子,因为这事情不管怎么样发展都不损害他的利益。

半岛人的超绝敏感肌体现在任何方面。

其实这算是好事,因为毕竟涉及etsq,敏感小心无错,反而更能保护他们。

但一想到后面那些破事,安阳觉得他们只是在单纯敏感而已,真正对现实的影响微乎其微,感觉更像是一种集体情绪的输出。

输出完之后该干嘛干嘛。

李知恩恰巧撞到这个枪口上来的。

认识也大半年了,是不是炼铜师安阳还是能看出来,毕竟自己是成年人。

话又说回来,这loen的公关感觉比yg还烂,

大眾的情绪已经拉上来了,你解释你道歉根本没用。

人生气时先发泄情绪,不会冷静听解释,比如吵架时越解释越火。

他们先看到的负面消息会形成偏见,后面的解释很难改变,谣言传出去后,澄清没人信,不管说什么都会觉得背后有只大手。

阴谋论这东西经久不衰。

而且李知恩有过黑歷史,他们会觉得这次道歉也是敷衍。

很多人一起骂时,冷静说话的人会被骂,情绪只会越来越极端,

最后错的越严重,道歉越没用。

他们会觉得道歉不够,需要实际行动弥补。

电话那头的哭声还在继续,安阳收起思绪。

“李知恩。”

“嗯”

“別哭了,收拾一下半小时后loen会议室见。”

“呜鸣鸣~好...好...“

女人真是水做的,不管是上还是下。

半小时后,loen公司会议室。

朴永浩、李知恩、安阳、loen宣传部部长齐聚。

“朴理事,接下来的一切行动由我指挥,可以吗?”

朴永浩犹豫半天:“可以。”

其实他一开始只是想让安阳发个ins支持一下李知恩,为她解释下。

结果安阳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就开口:

“你们loen这次的危机公关不太行,我来吧。”

“安阳i,其实只需要...“

他话没说完,又被安阳打断。

“朴理事,安阳这都是实话。

专辑里的採样、歌词、封面都有问题,你们没提前审核,导致侵权和爭议,像学生交作业前没检查出错一样。

出事后反应慢、躲责任,公司没第一时间真诚道歉,反而拖延、像吵架后不认错反而躲起来.,

安阳在电话里头指出了loen公司这次危机公关的所有问题,朴永浩越听越有道理。

於是局面莫名其妙变成现在这样。

算了,死马当作活马医,实在不行最后补个ins支持也可以。

会议桌旁,朴永浩坐在侧位,手指敲著桌面。

李知恩缩在皮质座椅里,卫衣袖口盖住指尖,眼睛盯著面前的冰美式,睫毛在眼下投出阴影。

宣传部部长抱著笔记本电脑,领带鬆了两指,屏幕上是实时跳动的韩网热搜。

安阳从主位离开,来到画板前,抄起粉笔,画板被敲得咔咔响。

“第一天,採样授权一一核心就三个动作。”

画板上划三道横线,左边写day1。

【1.作曲人背锅】

“待会爆偽造授权邮件,配截图。作曲人签保密协议,拿两亿封口费。”

“作曲人背锅”的即时好处法律风险转移。

把採样侵权包装成“第三方失职”,李知恩只需承担“审核不严”的道德责任,避免捲入版权诉讼。

再通过“偽造授权邮件”的细节曝光,让网友迅速接受“李知恩被团队坑害”的设定。

朴永浩手指敲著桌面,稀里糊涂地好像找到神医了。

这策略完美踩到了“找替罪羊”的行业潜规则。

接著,箭头指向第二行,安阳画了个摄像机符號。

“然后开直播,拿歌词本哭,重点拍“性感的zeze”旁边的十二道修改划痕。就说『没保护好音乐的纯粹』,別多解释。”

“直播哭+手稿细节”的情感狙击,人设软著陆。

放弃“完美才女”人设,改用“受伤创作者”形象,直播中歌词本上的12处修改痕跡(真实存在)让公眾看到“创作挣扎”,而非“故意侵权]

loen官网同步发布的“三审三校”版权制度(附流程图),用“可触摸的整改”让抽象的“公司责任”落地,將火力点转移到公司责任上去。

此刻宣传部部长开口:“那这样我们一直打扰到打造创作才女人设怎么办?”

这人设对iu、对loen很重要。

iu早期以清纯偶像形象走红,但2011年《好日子》的三段高音虽奠定国民度,也带来“偶像瓶”质疑。

2013年迷你专辑《moderntimes》首次参与全专作曲,今年的《chat-shire》更包揽词曲创作(如《二十三》),以暗黑童话风格打破清纯框架,確立“创作歌手”身份。

loen想从“偶像经纪边缘公司”跃升为“创作型艺人孵化器”,与三大社差异化竞爭。

可惜现在出事了,但这人设能保就保。

然而,这也导致loen陷入“iu依赖症”。

没等安阳回,李知恩抢先开口:“没事的,能安稳渡过这次危机就行,而且我现在的创作能力,我心里有数。”

现在的她只能说有创作能力,但还不能称为才女。

早期创作以填词为主,缺乏主导性。

之前依赖公司包装,未形成创作標籤,

创作深度与技术成熟度不足,无一首由她独立创作的主打歌达到《好日子》级国民度。

安阳在第三行画两个並排头像:“我知道你们很急,但是先別急。”

“然后你们找一些知名的同行转发直播,配文『我们在创作上应该更加注意”。

同时官博发李知恩原创数据图【李知恩在2008年9月出道至2015年12月期间,共发表47首独立作词歌曲和23首参与製作歌曲(含作曲、编曲、监製等角色)】,保住人设。”

將个人爭议升级为“行业素材管理漏洞”,用硬数据砸穿“掛名製作人”谣言。

宣传部部长的钢笔在本子上飞,领带滑到胸口也没察觉。

画板擦“哗啦”擦掉半块。

安阳写上day2-3:歌词爭议。

“第二天卖惨,第三天洗地,两步走。”

【day2:抑鬱症实锤】

画个病历本符號,安阳接著说:

“发诊疗记录,打码医院名,只留『重度焦虑+躯体化”。

经纪人接受採访时,假装失言『她写zeze时在崩溃』一一要自然,像说漏嘴。”

朴永浩出言:“被查到是假的怎么办?”

“那就是你们能力不够。”安阳服了,钱给够假的都能成真。

而且抑鬱症又不是精神病,把假的变成真的太简单了。

先搞清楚主要矛盾。

此刻李知恩弱弱举手:“我有病例,真的。”

安阳、朴永浩:?

今年李知恩开始害怕舞台、害怕节目、害怕摄像头,受到瞩目就会脸红出汗,甚至无法在舞台上唱歌,还出现吃了精神安定剂再上舞台的情况。

了解完情况安阳问道:“是抑鬱症的一种吗?”

“医生说不是,有可能发展成...

安阳直接定性:“那就是抑鬱症的变种,更严重了。”

李知恩:...

诊疗记录中“重度焦虑+躯体化症状”的曝光,將“恋童指控”转化为“病中失控的创作失误1

经纪人“失言”看似口误,实则精准触发“创作者自我投射”的公眾认知,让“性感zeze”

被重新解读为“病中扭曲的自我表达]

接下来安阳进入第三天。

【day3:公益炸场】

画板上蹦出个钱袋和儿童头像:

“十点开发布会,宣布专辑收益全捐儿童基金会,现场让孤儿给李知恩戴『守护天使”胸针。

同时爆2010年起的李知恩匿名资助记录,附感谢卡一一要打码,留【真实感】。”

“会不会太作秀了?”

明星捲入丑闻后参与慈善事业,已成为后来一种看吐了的危机公关策略,这种行为能在短期內转移舆论焦点,甚至重塑公眾形象。

安阳摇头:“这不是作秀,是这专辑的收益必须捐,至於其中细节(收益到底有多少,分期捐款,以物质抵扣),你们自己考虑。”

即时赎罪感建立,宣布专辑收益全捐儿童基金会,並现场让孤儿戴“守护天使”胸针,用“伤筋动骨的付出”证明“改错决心”

歷史公益扒皮的信任累加,粉丝会曝光的2011年起匿名资助记录,將“临时作秀”包装成“长期善举”,让公眾相信“歌词这是表达上的误会”而已然后还需要其他事件来给他们发泄情绪画板擦抹掉半块,安阳写上day4-5:转移焦点“这两天借女权东风,把火引到性別议题上。”

【day4:女权嫁接】

2014年7月,韩国演员李秉宪在与模特李智妍、金多喜饮酒时被偷拍不雅视频,两人隨后以公开视频为要挟,向李秉宪索要50亿及房產。

李秉宪於2014年8月28日报警,两名嫌疑人被捕。

2015年1月15日,首尔中央地方一审以恐嚇罪判处李智妍有期徒刑1年2个月、金多喜有期徒刑1

年,均缓刑执行。

二审於2015年3月改判缓刑,当庭释放。

这事看起来已经过去很久了,但爭议却一直存在。

所以能炒,还能用女权问题炒。

今年刚成立的激进团体megalia在论坛上发文称:“李秉宪的『受害者”身份掩盖了他作为权力者的本质,真正的受害者是被迫捲入性交易的女性”。

不好意思,现在的版本答案来了,不管是谁都挡不住。

朴永浩突然笑了:“把水搅浑,好摸鱼。”

day5:热点对冲安阳画个放大镜和箭头。

“娱乐圈男星的黑料你们或多或少都有,比如潜规则、出轨。

马上给我爆出来,捕风捉影也行。

然后再买话题【娱乐圈女性保护】【女性创作容错空间】”

借势降温术,爆料男星丑闻,“巧合”安排女性保护话题。

將爭议升级为“性別平等”的社会討论,使中立公眾不知不觉中接受“对女艺人应更宽容”的预设。

最后一步。

画板擦狠命擦掉半面,安阳写上day6-7:收尾杀。

“最后两天,用温情和制度收口。”

【day6:儿童直播】

画个摄像头和拥抱符號:

“直播,李知恩给十个小孩写道歉信,內容安阳擬好了一一『文字要像阳光一样温暖”。

弹改编版《zeze》,歌词改成『一起长大”。

安排个小孩突然抱她,记住,要僵半秒再回抱一一画面会炸。”

直播中儿童突然拥抱李知恩的画面,成为“救赎时刻”的视觉符號,让公眾从“批判者”转化为“保护者”。

歌词改编的符號转换。《zeze》歌词改为“勇敢的zeze,我们一起长大”,將原爭议中的“性感化”彻底扭转为“陪伴成长”,配合手写道歉信“文字要像阳光一样温暖”,完成“从伤害者到守护者”的身份重构。

李知恩的笔尖停在笔记本上,很久没动,

【day7:行业转正】

安阳画个证书和箭头“发公开信提『未成年人三原则”:不物化、不异化、优先保护。

找音乐协会背书,变成行业標准。

官博发版权团队扩招到15人,用制度证明不是作秀。”

提出“未成年人形象三原则”並获行业协会採纳,將个人爭议转化为“推动行业进步”的里程碑,让公眾记住“她的错催生了更好的规则数据化信任重建,官博发布的“版权团队扩招至15人+新专辑预审名单”,用具体数据证明“不是口头整改,而是动真格”,彻底打消“公关作秀”质疑。

粉笔“咔”断在画板上,安阳转身时,朴永浩正盯著画板上的时间线,手指跟著日期划动。

“七天,七个爆点,环环相扣。

最绝的是把每个爭议都变成台阶一一採样侵权→行业流程问题,歌词爭议→女性创作困境,最后落在制度改进上。”

李知恩抬头看画板,目光停在“孤儿拥抱”上,突然问:“直播时,小孩真的会抱我吗?”

“会,提前教。”

安阳抽出纸巾擦手,粉笔灰掉在袖口。

“但你要让拥抱看起来像意外,像小孩自己忍不住一一这才是最打动人的。”

当晚凌晨3点《体育朝鲜》爆作曲人偽造授权邮件,热评:“果然又是团队背锅,李知恩怎么总是遇人不淑?”(点讚12万)

上午9点李知恩直播哭,弹幕刷屏:

“看到歌词本上的划痕突然想哭,她真的尽力了”

“这才是真诚的道歉,比某男星甩锅强”

下午韩国作曲作家协会转发直播,网上沸腾:

“连作曲作家协会都支持,说明李知恩真的无辜”“创作路上谁没犯过错?给她改正的机会”

舆论风向:#李知恩不是故意的登上naver热搜第一,负面评论占比从75%降至52%,中立网友开始发声“等真相”。

直播结束后,李知恩坐在化妆间低头捏著歌词本:“谢谢你,我...”

安阳收拾设备,头也不抬:“先別谢,等数据稳住再说。另外不管你在什么地方,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碰的,”

李知恩抬头看他背影,睫毛上还沾著泪珠:“我知道了,真的...很感谢。”

安阳转身扔给她一包纸巾:“这次彩头你输定了,好好想想怎么办吧,我可不会放solo女王的私拍照。”

李知恩破涕为笑:“我还算吗?”

“还算。”

【第二天。】

上午10点《0sen》曝李知恩抑鬱症病歷,热评:

“原来她一直在崩溃边缘创作,zeze可能是她的求救信號]

“突然懂了歌词里的孤独”

下午经纪人失言”视频疯传,论坛盖楼:

“经纪人说她写zeze时在崩溃,这歌词根本是自我解剖”“为什么对生病的人这么苛刻?”

晚上李知恩发手稿照片,点讚1小时破百万:

“十二处修改痕跡,她真的努力想写好]

“谁没在23岁迷茫过?为什么抓住一句话不放”

舆论风向:#李知恩抑鬱症登顶热搜,支持率回升至48%,女权博主发文“女性创作者不该被用放大镜审视”。

中午在loen办公室,李知恩盯著安阳的咖啡杯:“抑鬱症的效果这么好吗?

安阳咬开三明治包装:“公眾需要理由原谅你,抑鬱症就是最好的理由。”

其实他想说,正確的流程是【不要笑挑战】—一【我被网曝了】一一【我有玉玉症】—一【家人们上连结】

李知恩手指摩马克杯边缘:“可我其实不是抑鬱症...只是焦虑。”

安阳抬眼看她:“重要的是他们信什么,不是你是什么。”

李知恩沉默几秒,突然笑了:“你好像什么都能解决,有点厉害。”

“还行。”

【第三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