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2章 事无大小  七零下乡,硬汉老公被撩的眼通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不仅造福了百姓,对我们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进步!”

陈振林也凑过来。

“我们研究好了,给你换一个比较成熟的基地。”

“环境稍微好一些,还有其他的团队,你们可以互相取经,研討经验,我想成功率肯定会更高的!”

“小乔通知说接你回去,可是在哪研究都是研究,还不如继续留在这里发光发热,你说对不对啊!”

乔雨眠看到父亲的神情已经开始动摇。

就连远处孙慧芳都因为看到父亲的模样,而觉得胜利在望。

乔雨眠知道父亲性格优柔寡断,知道他对学术有著追求,也知道他可能会动摇。

但她依然敢带父亲过来,就是在等著这几个人亲口跟父亲说这句话。

而刚才陈振林的那句话,正中下怀。

“陈组长,我觉得你说得非常对。”

“其实我来接我父亲,不单单只是为了他过得辛苦。”

“別看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也是有思想觉悟的,建设西北是光荣而艰巨的,我父亲作为一个研究院责无旁贷。”

“但现在青山县也有一项很重视的农业项目。”

“你知道温室大棚种植技术么?”

陈振林点头。

“我知道的,东山地区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到这种技术种植蔬菜,发往全国各地。”

旁边的毕少青一愣,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下一秒,乔雨眠就证实了他这种预感。

乔雨眠微微笑了一下。

“可能两位也知道,青山县也在做这个温室大棚种植技术。”

“蔬菜已经收割了三茬,基本上能供给我们整个县的蔬菜需求。”

“这解决了蔬菜长途运输损耗增大,蔬菜价格贵的难题。”

“这个项目的技术顾问就是我。”

乔雨眠这话一出,毕少青和陈振林的心算是死了。

他们也知道,乔振邦,留不住了!

乔雨眠神情不卑不亢,並不因为自己做出了什么对社会有贡献的事就变得得意扬扬。

“所以陈组长刚才说,在哪研究都是研究,这句话非常正確。”

“建设大西北確实很重要,但青山县的新技术同样重要。”

“我的技术都是从我父亲的笔记里学来的,真正遇到一些什么难题,还是要经验成熟的人来解决。”

“二位说对吧。”

毕少青脸上强堆起来的笑容立刻就散了。

陈振林整个人的笑容僵得不行,更是显得哭笑不得。

片刻后,还是陈振林嘆了口气。

“唉……小乔同志你要是这么说,我也就不挽留了。”

“希望乔同志能养好病,好好为了我国的农业事业做出贡献。”

毕少青看了陈振林一眼,只开始说些场面话。

“对,民生不分事大事小,只要是为了人民群眾好,那都是好事!”

“希望乔同志回了青山县,也能继续发光发热!”

乔振邦挣扎著要坐起来,陆怀野扶著他坐了起来。

他本就虚弱,说话声音也不大。

“感谢组织和领导们对我的信任,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回到咱们西北,继续我的研究。”

“相信那时候,好多的同志已经走到了科研的最前线,我们西北最终会沙漠变绿洲。”

毕少青和陈振林不好意思再打扰,只好往外走。

乔雨眠喊住了他们。

“等一下!”

陈振林以为有转机,两眼放光地又走了回去。

“小乔同志,是乔老哥改变了心意么?”

乔雨眠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拿出一叠文件交到了陈振林手里。

“这是我父亲调职的所有手续,我父亲情况特殊,就不跟你们回所里办了,你们就自行拿回去盖章吧。”

“后续如果需要签字,我们留个地址,直接邮寄就好。”

“咱们特事特办嘛。”

陈振林的笑容一下就不那么真诚了。

他接过资料。

“应该的,应该的。”

乔雨眠又眨了眨眼睛,轻声说。

“陈组长是这样的。”

“你看我父亲病著,我们不太好折腾。”

“您和同事们开了两三辆车,看看能不能捎我们一段,把我们带回县城。”

陈振林点点头。

“没问题,没问题。”

乔雨眠急忙行礼道谢。

“谢谢您。”

“稍等我们一会,我们解决完家事就走。”

陈振林看著屋里哆嗦得像个鵪鶉一样的女人,然后转头离开了。

陈振林和毕少青带著团队离开,临走时还把院子门帮她们关得严严实实。

此时此刻,屋子里只剩下乔父喘气的肺鸣音,屋子里气氛紧张得可怕。

乔雨眠一步一步逼近孙慧琴。

“人都走光了,我们来算算总帐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